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教师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莉娜

  [摘 要] 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畴。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思考。文章就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教师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8-0056-03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中心。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其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是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其他方面的改进。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将行动的起点放在了“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上,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如何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培养有效教师已迫在眉
  睫。
  
  一、问题提出
  
  1.有效教师的概念界定
  有效教师是英文effective teacher的汉译,正如“课程”、“有效教学”等概念一样,“有效教师”这个概念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克里克山克(Cruickshank)等明确指出,所有教师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的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得更好,在教授学生真知方面更成功,这样的教师称为有效教师。美国学者哈莫切克(Hamacheck)在其所著《好教师的特点及其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一书中给有效教师所下的定义为:有效教师充满人性、有幽默感、公正、有同情心,无论是和学生个体还是和学生集体相处都更容易、更自然。
  总的来说,有效教师界定的标准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从社会的要求来界定,另一个就是从学生的自身发展来界定。因此,衡量一名教师是不是有效教师关键就在于在特定历史时期有没有达到社会群体所公认的要求。从个体取向来说,有效教师的标志是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影响,更成功地帮助学生获取真知。
  2.有效教师的特点及发展目标
  根据已有的教师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有效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魅力、整洁、善良和亲切、机智、热情、幽默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等。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促使教师认识到,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与良好教学效果相关的教师教学行为是一致的,自己要成为有效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表现出这些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才会起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师的发展指能够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并能达到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为其制定的目标,有效教师是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师。有效教师不仅掌握了上述所有关键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而且能够巧妙地将关键行为和辅助行为目标融合为适合个人特性的各种行为,将其组合成富有意义的模式和节奏,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有效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要对教师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进行通盘考虑。
  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要确保教育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重点是明确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著名学者林崇德、申继亮从认知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教师知识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是教学法知识以及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原则和策略。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关学生及其特性和教育情景知识,有关教育的目标、价值、哲学。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理论支撑作用。实践性知识主要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包括教师所拥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文化知识即指教师具备的除上述三种知识以外的广博通识文化知识。凸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是实践性知识。
  2.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就是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组织和调控技能、研究技能、综合运用信息技能和自我监控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在不断地收集关于教学有效性的信息,并运用信息不断地调试自己的技能水平中发展起来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此外,教师的专业态度、理想、情操以及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都是教师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3.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功能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评价方法注重质的评价,主张自我反思及自评,各方协同参与。评价有效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根据作业、课堂环境、班级的组织与管理、课的结构、师生间的交流等情况进行。
  
  三、教师专业发展在于培养有效教师
  
  国外对有效教师的研究源于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有效教学研究即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这些研究课堂行为的新方法,重视师生互动,并把它作为有效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关键,有效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培养有效教师的个性和品质
  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首先认为是教师具有某些特点,特别是人格特征或品质的结果,教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因而侧重于研究这些特征或品质。克里克山克认为,有效教师具有激励性人格、以成功为导向、专业品行等个性特征。激励性人格包括热情、热心和幽默,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和保持求知的兴趣。专业品行意味着教师是专业知识渊博的、有条理的、值得学生信任的。这些特征相互关联。
  (1)有效教师的人格发展
  有效教师拥有激励性人格,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对学生支持,值得学生信赖。
  ①热情、幽默。热情的教师讲课时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极富表现力,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引导所有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坚定地认为学生能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幽默是建立轻松、满意的课堂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幽默可抵消紧张,教师有意引入的一些有趣话题,与内容巧妙结合,可使课堂更有效。
  ②可信任感。教师的知识、经验、教学水平,都可能保证教师具有可信性,同时教师诚实公正地对待学生,公开征求或接受学生的评价或批评,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
  (2)以成功为导向
  有效教师对学生怀有很高的期望,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态度并感染学生。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出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将激励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成绩,教师的语调、表情等非语言信息帮助学生改变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期望。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很敏感,他们注视着教师的行为,可以感受到行为之下的态度和期望,教师向学生表现出期望他们成功,并根据实际设计不同目标和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有效教师帮助学生获得认同感,承认学生的努力与潜力,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喜爱、成功的需要,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

  (3)教师的专业品行
  有效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专业、灵活的品行。有条理的行为,适应的能力,对学科、教育学、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都可增强教师的专业品行。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专业知识品行的发展促进教师灵活处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有条理的教师注重学生课堂活动,仔细、审慎地安排教学,引导学生顺利高效地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成果。适应能力要求教师冷静灵活地处理课堂变化,通过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读取课堂正在发生的事情和课堂环境的变化,能够意识到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
  2.培养有效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行为
  有效教师的研究从教师个人层面深入到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课堂层面。波特和博若费(Porter & Brophy)指出,有效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能使学生明白寄予他们的学习期望以及原因,能恰当运用现有的教学材料,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满足学生需要,预见他们在学习知识中可能存在的误解,教给学生超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并创设情景,提出高低不同的认知目标,适当的反馈以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要对学生成绩负责,反思自己的实践。掌握知识、技能是教师能力的表现,运用知识、技能是教师工作的表现。因此,有效教师必须将教师的能力和工作结合,积极实现其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效”也是相对的,有效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教学行为确实存在着差异,可以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将不同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比较并具体描述差异的表现,以此作为基础制定相关标准。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教育观念、综合素养、专业能力的根本性改变,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相关的课程理论和知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才能形成专业引导和规范的行为方式。这样,教师才会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认识、理解、分析所教学科的知识,提高对教育的理解和驾驭课程的能力,最终在实践中研究出适合本学科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策略,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较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晶.有效教师[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5]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6]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8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