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维林

  〔关键词〕 激发兴趣;情感投入;艺术导课;巧借善用;启发抢答;同步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47―01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而良好的情绪又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下面就笔者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情感投入
  
   “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学生热爱教师,才能对学习感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在这个方面的具体做法是:(1) 摆正课堂上师生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和蔼可亲的;(2)要以极大的热情走上讲台,并在讲课过程中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讲台可上可下,必要时还应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教师可以坐下来,让学生扣击膝盖下方韧带,或教师扣击学生膝盖下方韧带,共同探究反射这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艺术导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时发挥得好,将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学习兴趣浓厚。
   导课方式很多,因教学内容而异。这里仅介绍两种方法:(1)直观导入法。如演示一个实验,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从而引入教学内容,这样做可使生硬“灌输”知识变为“诱导”探究知识。(2)故事导入法。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讲一些生动的故事。如在讲“两栖动物生殖”这一知识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干旱的春季,路边一个小水洼里,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青蛙在列阵厮打,杀声震天,双方冒死抢救伤员,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这一奇观引起路人驻足观看,造成交通阻塞。接着我在上课过程中解释了以上现象:原来青蛙在繁殖季节需要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所谓的“杀声震天”是雄蛙鸣叫的求偶行为;“抢救伤员”是雌雄个体的抱对现象。而雄蛙数量过多使得雄蛙争夺配偶时,相互碰撞追逐,造成伤害,受伤的个体仍然紧抱雌蛙不放。像这样课前的一个笑话,一个故事,能够使学生身心放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巧借善用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以赞美自然界的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间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得惟妙惟肖。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在课堂上找准切入点,巧借善用,便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活泼,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
  
   四、启发抢答
  
   中学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心理阶段,若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强的催化作用。对此,我常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以自然组为单位,通过轮流或抢答的形式展开,答对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心理,人人积极思考,举手抢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五、同步实验
  
   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我将实验课全部改为同步教学。具体做法是:将学生直接带进实验室,在实验前先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然后教师边讲边指导学生观察或实验,使学生直观地得出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如果发现学生有不同结果,则进一步明确观察范围和目标,让学生进行讨论,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结论。
   如讲“根对水分的吸收”时,首先提出问题:一棵高大的树木为什么不会因为天气的炎热而失水枯死?带着这个问题再让学生观察根的结构,了解根的功能,并让学生动手演示马铃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通过实验明确吸水和失水的原因。然后进一步演示外界溶液影响根毛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实验,继而让学生解释腌制咸菜时渗出水来、一次施肥过多或在盐碱地种植出现的“烧苗”现象,使其就此掌握根从土壤吸水的原理。同步实验教学,结论来自实验,知识从探究中获得,真是其乐无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