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绍刚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在新的课改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其首要前题必然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来说,并非所有人都是天生好学。对更多的乡村孩子来说,往往数学是他们觉得较差而又头痛的一门课。在未入学前,家庭教育中强迫记数的教育开始就已在许多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数学难而枯燥的阴影。所以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寻回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教学的关键。当然在传统应试教学中,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小学数学也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但悲哀的是学生在辛苦的死记硬背中丧失了激情与灵活,在更高一层的学习中无法适应,被挡在更高一级的学校之外。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孩子真正学好数学,要求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必须在学生中进行兴趣培养,要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强迫学习。因此,在探索实践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兴趣。
一、全面了解学生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是全面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知道学生存在哪些问题、认清学生特点。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要了解学生,其基础必然是广泛地热爱学生,在爱心教育基础上建立与全体学生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抓住儿童向师性特点,引领他们深入到知识海洋,同时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现状及特点、爱好,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特别对个别学习较差学生,必须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寻回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二、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制定本期学习教学的奋斗目标
兴趣和目的是紧密相连的。不论做什么事,目的越明确兴趣越高,而越无目的则越无兴趣;因此教学中应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用途、益处和需要的认识。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能用空洞理论说教,而必须通过具体事例解说来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的用途、意义和发展前景等,要注意开启学生思维,引领他们观看科学的殿堂,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及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把大而远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近而小的目的,以便学生接受和理解,也有努力的方向。在具体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做为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帮助和指导学生怎样去实现自己目标。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享受到目标实现的快乐,从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特别针对小学生的见识、思维特点,更应该因材施教,克服其胆小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创设情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随着电教设备的应用,应该在教学中多开发多媒体教学,满足学生喜欢动画的心理,尽量让数学知识充满趣味性,更贴近生活,让现代教育走入乡村教学,比如,在教三年级《可能、一定、不可能》一节中,联系生活中常见丢骰子、丢钱币认正反等游戏,让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而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认识钱币》等章节中,更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学在生熟悉和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奇”“新”“疑”“趣”“情”等心理中通过有意识的“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找一找”“议一议”等活动探索教学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实现教学中师生互动交往,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坚持在每一课时的每一小段内容结束后布置学生及时练习。教师都主动的到学生中去巡回辅导,遇到学生有疑难问题时及时给予讲解,使学生尽量掌握每节所学知识。不给学生留下空白。同时加大对作业、平时检测题的批改和讲评力度,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细致的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每次作业中做错的题都及时改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改正错误。通过努力,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有了初步成就感,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教学探索是教学发展永不停息的主题。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完成当前教学任务将是所有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必须立足于学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会变成一种动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搜索枯肠地去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以至向更深领域探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究竟在教学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答案只能是:“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4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