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姜克印
进入初中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开始不喜欢甚至讨厌数学课,随之出现了不少数学学困生。因此,注重转化数学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做法。
一、全面了解学困生情况,准确把握成因
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差,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出现“夹生饭”,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上的“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综合症,则慢慢沦为学困生。
2.学习方法不科学。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小学数学学习偏重直觉形象思维,学生多靠死记硬背;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人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学生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3.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 “死读书”的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
4.很少体验到成功,发生兴趣转移。由于某一种或几种特殊原因,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在数学学习中屡遭失败,没有成功的体验,慢慢地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二、对症下药分类解决。体验成功建立信心
笔者认为,由上述前三种原因造成的学困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转化的,这是因为他们一般还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结合新课学习,慢慢地帮助他们查缺补漏。最难转化的,是那些学习心态不好,甚至丧失了学好数学信心的学生。下面笔者着重谈谈如何转化第四种原因造成的学困生。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把学生引到愿学、爱学、会学的道路上来。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讲解,教师先要反思自己的语言是否准确、启发是否得当、讲解是否透彻;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先要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先要检查自己是否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是否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础。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1)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学困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差,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
(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王金战老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时,采用问题倒查的办法,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最上游的原因。然后再顺着往回捋,非常有效。他的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找到学生学习的台阶最低起点,再往上铺台阶,学生就容易享受到成功之乐,建立起自信。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予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比较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测试后对学困生的激励评价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卷讲评是矫正学生错误的重要环节,我实行:①学生自评和互评;②教师导评;③面评。这样针对性强。对于学困生,你当面批改他的作业,他会认为老师关心他,对他的学习是一种鼓舞。
3.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学困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指导他们运用“五步学习法” (预习――上课一整理――作业――纠错)进行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的,这五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学习上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尤其要注重对“纠错”的指导,帮他们建立好、使用好“错题集”,别让学生积攒问题。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慢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才能逐步树立并增强学习的信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