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凌云

  很多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由于对初中的生活、学习都存有好奇心,对各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要抓好抓住学生的“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进入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注意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一项技能。因此我在开学初不是急于上功课,而是在前几节课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让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激昂、振奋、期待的状态。如:“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每根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40分钟的时间?”这样,同学们都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很具有挑战性,都积极的动脑筋,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答案。当知道有些题目还是MBA考题时,同学们都感到高兴,更生出一种满足感。当然,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心”。
  1.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记得去年我参加本市举行的中考研讨会,在一节示范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在讲解一题解方程的练习时,提问一位同学说答案是多少?那位同学憋了半天才答道:答案是“x=5”,其实答案应是“x=-5”。老师没有指出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一个符号你就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正确评价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
  2.以成功机制激励学生求知
  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如我在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探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让学生折一折、试一试,最后在黑板上画一画,同学们热情高涨,都跃跃欲试。首先我把这个机会让给班上基础较差的同学,让我预想不到的是他们有的画出3种展开图,有的画出4种、5种,最不起眼的刘×竟然画出了6种,他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和赞赏的目光。从此,刘×等同学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专注。可见,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二 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新颖的课本及图画,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联想,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因而,课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第一幅画是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群,第二幅画是乡村简朴的住宅,第三幅画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下面是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到古老的剪纸艺术等,并以此为背景,汇总了本章的主要图形,这些图形色彩斑斓,与文字相映成趣,真是图文并茂,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这样的教材,很快地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又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辅之以诚挚的情感、奔放的热情、形象的体态,必然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工夫,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性、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新教材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它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以保持教学的新鲜性和生动性并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和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镶嵌图形”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这些镶嵌的美丽图形具有什么特征?并让他们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艳丽纸片图形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最后让他们自我小结。这样,通过操作、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觉得新奇,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 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基础
  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会更高。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或随机应变,让学生们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比如我在讲等式的性质时,本班的吴××等几位同学注意力开始转移,我把声音提高八度说,假如“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吴××’的体重,那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时许多同学都被蒙住了,但又很快反应过来,异口同声答道:“结果仍然是等式”。课堂的气氛更活跃了,吴××等几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紧迫感更强,参与度更高。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约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五 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根据新教材的“课题学习”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他们的亮点,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责任编辑:李继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