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海青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但学生能否真正做到每:读书,善读书?我以为不然。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数学生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量不足;不把读名著当成一种娱乐,而是当作消遣;阅读名著浅尝辄止,不懂深入探究;阅读只注重情节,只看不写,没有写阅读感受和启示;没有摘录妙语佳句,缺乏语言积累。这样的读书量,何以“破万卷”?何以“开卷有益”?这样的读法,何以求知、立德、审美、养身?为此,笔者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读名著,说寓意
有些名著意蕴深刻。如《伊索寓言》中有这样的故事: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它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笔者要求学生读后写出新的见解。学生写出如下寓意: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尽力做某事,却做不到,不要沮丧,要学会安慰自己;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怕别人得到,就不要怕别人尝甜头;做事应灵活,应讲究方法。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写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二、读名著,析形象
名著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人手。如笔者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片断。“武松把一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学生这样分析:大虫“咆哮”、“扒起”、“动弹不得”、“兀自气喘”,这些变化衬托了武松的勇猛,武松是一个勇敢的壮汉。这就使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读名著,写感想
读名著,不能光看不想,“学而不思则罔”,还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一片断:“他俩谁也说不上来以后过了多长时间……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这一片断主要写汤姆离家出走当海盗的情形。笔者设计如下问题:假如你遇到汤姆,你会怎样劝说他?学生各有所想。
学生甲:朋友,现在外面非常复杂,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不要因为一时之乐而害了自己的一生啊!
学生乙:汤姆,你也许觉得你生活的世界太小。我挺喜欢你那股叛逆个性,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亲人会多么担心你。你要为你自身的安全着想,赶紧回家吧。
学生丙: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你能忍受夜晚在树林睡觉的寒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吗?你能忍受这些煎熬吗?
这样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阅读名著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读名著,悟写法
名著的艺术特色精湛卓绝,对人有较高的陶冶审美作用,其写法灵活多样,如对比、烘托手法、欲扬先抑等。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选段:“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这一段运用自然环境描写。那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答:烘托萧索、凄冷的气氛。这样学生体会了环境描写的作用,领悟了名著的写法。
五、读名著,品佳句
名著中,有不少妙语佳句。这些佳句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现。积累这些佳句,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熟谙、掌握古诗文中瑰丽的珍宝,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铸就人美好的心灵。
总之,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也应讲究方法,应让学生触类旁通,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关燕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