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东青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计算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探究问题构建平台。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的故事作情境,合理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教学,笔者创设数学宫的故事情境,围绕这个情境,设计教学环节。首先是在去数学宫的路上,3颗星星(问题)挡住去路。看到这儿,学生不禁激动地叫起来。为顺利到达数学宫,要解决3个问题,学生充满迎接挑战的激情。其中一个问题是“森林医生”为树治病,给算式找错,并修改,小组交流再汇报。学生是乐于助人的,他们以“森林医生”的角色义不容辞地“为树治病”,每个人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然后是进入数学宫的育苗门,电脑播放可爱的兔妈妈和兔宝宝采蘑菇的对话,根据听到的对话中的问题列式计算。接着电脑又出示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的体育用品,请小朋友们想要买哪两样,一共花多少钱,跟好朋友说说。这节课利用生动活泼情境设计,使学生在故事中积极展示他们的智慧,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故事化的生活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发掘数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索、理解和掌握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生机,使得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探究问题构建平台
  问题探究法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成为最有效的手段。
  4.1 教师开发
  教师要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如在教学时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4.2 网络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上的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整合到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直接查询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当然,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信息水平低,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学生对所需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差。基于此,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Internet去搜集素材。
  4.3 学生创作
  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学生可以在课上或课后制作出作品并上传到网上,完成意义建构。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
  5 动态模拟显示,增强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培养方式定位在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一基础上进行。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展现生活真实面目,使学生难以体验空间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为了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电脑上出示一条线段和一个长方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出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面积与体积单位,出示一张纸和一叠纸,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周长和面积,线段闪烁显示周长,色块闪烁显示面积。
  再如,在苏教版教材第三册“观察物体”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但用教具演示时,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教具本身的固定性等原因造成学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为此可以通过电脑软件的设计,使用三维动画演示长方体不同方位的形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观察上的难度,突出观察的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的空间意识得到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