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赏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这个第一次进贾府的客人,对贾府的内部环境作了一次巡视,又在一片迎宾声中,让贾府的主要人物逐一登场亮相,人物出场设计极其合理,符合天伦、人情,其中人物描写极具匠心,极具艺术魅力。下面按照一些人物的出场顺序对一些重要人物形象做一赏析。
  一、贾母
  课文是这样描写贾母的:“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其中“迎”“搂”“哭”三个连续动作,不仅写出了贾母因哀伤思念亡女、疼惜黛玉而涌上心头的那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而且写出了只有贾母那样的老太太才会有的动作特点与心理特点。“鬓发如银”一词又道出了年纪已高的外貌特征。
  贾母是贾府中最高的统治者,又是黛玉的外祖母,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次要人物,故而让其单独出场。
  二、贾府三春:迎春、探春、惜春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第一个是迎春,突出其温柔沉默;第二个是探春,写其顾盼神飞;第三个是惜春,突出其身小年幼。寥寥数语概括了迎春、探春、惜春的外貌特征。三姐妹出场与贾母不同,为集体出场。
  《林黛玉进贾府》中迎春、探春、惜春出场为集体出场,虽然着墨不多,但透过文字,结合《红楼梦》其他章节,仍然看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里,迎春、探春的外貌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二人的个性特点。二人都貌美,都养尊处优,但这丝毫没有抹杀她们的鲜明个性。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敦厚可人而又平庸无奇,这与探春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所表现的出众是截然相反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写迎春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也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结合小说来看,迎春在众姐妹中确实是很平庸的一个,她稳重但不如宝钗贤淑干练,她善良而不如黛玉灵慧多才。秋爽斋结社,众人做诗,她只能限韵,姐妹们大展才华,她自甘平凡;猜灯谜时,皇妃元春派人传话说,众人都猜对了,独有迎春与贾环猜得不对,没有赐品,这时贾环心中不快,而迎春却“不以为意”,可见她才华平常,敦厚有余。迎春就是这样一个虽平凡却令人感到亲切的女子。但有时她的敦厚未免过分,流于软弱。本性“温柔沉默”的她,对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竟无能为力。“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段,最能表现她的软弱。当累金凤这一名贵的首饰被偷之后,她独自诵经,丝毫不过问此事,对眼前的罪恶视而不见。“司棋被逐”一段,她甚至表现得很淡漠。最终,她被迫嫁给孙绍祖,从不反抗的她,被侮辱,被冷落,凄凉地死去。其实,迎春的懦弱,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表现。她的善良在可怕的现实中被撕裂、被践踏,她没有挣扎,因为她太温柔,太憨厚了。这一个性注定了她不可能像探春那样尽情地展示自己,只能如未开的花朵一样枯萎在命运的枝头,做一个牺牲品。而她一出场,作者就通过外貌描写向我们预示了她的个性。
  探春的身材出众,“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苗条可爱而又带着惊人的爽利。“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一外貌也是常人所无的。中国文学中写美人的目光往往是“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探春的“顾盼神飞”,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英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这正符合她那种出众的才华与不甘平庸的个性。一个“飞”字写出了她目光的敏锐、灵动,真是夺人魂魄。“文采精华”更好地概括了她的非凡才能与个性。试看书中,探春理家治众之才不在凤姐之下,甚至高于凤姐。她虽不似凤姐那般泼辣,却比凤姐多了文雅与智慧。凤姐病时,她管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把园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胸怀大志,渴望超越男子,干出大事。她组建海棠社,在给宝玉的信中写道:“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她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我自有一番道理。”可惜的是,探春生在一个以女性为附属品的时代,这是她的悲剧。但她毕竟让自己灿烂地开放过、展示过。探春的个性,从这一外貌描写中可见一斑
  三、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重点人物,课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极其生动地刻画了这一人物形象。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绘肖像
  通过王熙凤的衣着、容貌极力铺陈她集珠宝于一身的装扮,演示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出贪婪和俗气。如对她的容貌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作者采取了“画眼睛”的手法,“三角眼”“吊梢眉”极其传神地道出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与狡诈。
  3.见黛玉
  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得宠原因。
  4.回王夫人
  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四、宝玉
  宝玉出场是贾府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浓墨重彩,刻画了宝玉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以下分三个描写重点来分析:
  1.出场前
  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的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贬斥态度)。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结: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写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3.两首《西江月》
  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1)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2)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结:《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描写匠心独运,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特点:
  一是围绕中心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二是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作者单位:河南省宁陵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154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