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梳理文脉中培养语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解读文本、梳理文脉时就应该因势利导,提高学生摄取信息的能力;深入文本,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巧妙迁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用角度 梳理文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59
  语用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容大意,这就要让学生掌握文脉梳理的方法,在理清文章层次的过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因势利导,增强摄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集中于一点就是有效摄取信息的能力。学生面对一篇文章,想要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就必须梳理文章的段落层次,掌握文脉的发展顺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比如给出几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循问题找答案。
  如苏教版五年级《黄山奇松》一课,从题目就可以明确文章的内容是围绕黄山的“奇松”来写的。但是到底描写了奇松的哪些特点呢?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要有意识地概括出来。但是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为主,在摄取信息时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总结出来,能力低一些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读完一遍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归纳每一段的内容,然后连在一起就是整篇文章的意思。《黄山奇松》第一段讲的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钟情。第二段描绘了黄山三大名松的姿态。第三段写奇松使黄山更加秀美。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段重点的地方,理清黄山奇松有哪些“奇”的姿态,整篇文章的重要信息就被抽取出来了。
  摄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文脉层次,逐层解读文章的大意,从而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二、深入文本,提高赏析感悟的能力
  语文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例文,语言精练,意义颇丰,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学生在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后更要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品味,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诗歌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诗中运用最多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手法在描写中的作用,如文中的花草、动物能够与我们对话,可以让学生体会这种对话的生动之处。如:“青山说:攀登吧,饱揽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要让学生体会出青山有情,绿水有爱,万事万物都有情感的倾向。
  教师在教学生赏析语言时,要多指导方法的运用。比如先找角度,一般小学生赏析句子时多是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有时候学生也能够明白好在哪里,但是表达上还欠妥。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表达方法,如上文所述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时可以用比较固定的模式: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青山、绿水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大自然教给少年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赏析时运用修辞手法的通用作用,再结合语境,加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能形成比较丰满的答案。
  三、迁移训练,提升语言驾驭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无论学生的阅读量有多大,积累的语言点有多少,这都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只有学生经过内心的整合和优化,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才能实现语言文字的“输出”。学生在表达时,也需要条理清晰,所以学生可以一边感悟一边进行写作练习。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最初可以进行仿写,模仿名家篇章中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在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提高语用能力。
  如学习《黄果树瀑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篇文章描写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训练。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句子:(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 ,最后像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 。补充句子的过程就是拓展延伸的过程,就是在情境中迁移自身感受的过程。这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处自己认为比较美的景物,并借景抒情。
  因为要进行写作实践,所以在解读文本时,学生就很注意文脉层次的安排,有意识地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这有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语用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摄取信息的能力,注重文脉的层次梳理。教师可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给予提示,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文字深处蕴涵的语用智慧,学习构思行文的技巧,结合自己的感悟,实现语言文字的“输出”,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15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