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活动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如果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产生积极的乐趣感和体验积极的成功感,消除可怕的厌倦感学生的“苦”学就有可能成为“乐”学。
  【关键词】参与;乐趣;成功
  教学活动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美国教育理论家加齐认为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素:教师的观察和认知的过程;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学生的行为。
  我国研究者认为,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定义为:学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
  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积极并具有积极的情感,也有的学生表现得被动并产生出负面的情感。情感在组织个人学习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如果从培养积极的乐趣感,体验积极的成功感,消除可怕的厌倦感几方面入手,学生的“苦”学就有可能成为“乐”学。
  一、培养积极地乐趣感
  有乐趣感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课很有趣,解决问题、奇思妙解和美丽的几何图形都能吸引他们。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例如,今天上数学课时间过得真快;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了好多美丽的图案;解决问题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
  让我们一起欣赏数学之美:
  (1)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
  123456789×8+9=987654321
  (2)1×9+2=11
  12×9+3=111
  123×9+4=1111
  ……
  123456789×9+10=1111111111
  (3)9×9+7=88
  98×9+6=888
  ……
  98765432×9+0=888888888
  通过对这类数学活动的观察、讨论和研究,情感体验为“有趣”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自然而然的显示出一种兴奋、热情、乐观、好奇、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地情感体验。
  二、体验积极的成功感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有趣,但是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好的数学成绩总是给予他们愉快的体验。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要求高,这段时间数学成绩好,我很高兴;老师说我的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很高兴;今天上课时数学老师把我的算法叫“××算法”,我很高兴;老师说我的想法很有创意,我很高兴……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跳蚤素有“跳高能手”之称,每次都能跳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但是倘若把它放到一个玻璃罩内让它继续跳,过一段时间后,它就只能跳起比玻璃罩低的高度。随着玻璃罩的不断降低,跳蚤所能跳起的高度也越来越低,最后摘掉玻璃罩,“跳高能手”却再也跳不起来了,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爬蚤”。
  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所获得的成功感的多少,也许就在老师不经意的言语中磨灭或者绽放。
  案例(1):我刚步入教坛时的一节公开课至今难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你说我算”游戏:求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
   学生1:1+3+5+7;
  学生2:1+3+5+7+9+11
  ……
  一切按部就班,这时,一男学生说:“1+3+5+7+……+157”,我顿时傻了,我大声说道:“不准出这么大数字的题。”小男孩委屈的坐下,这节课我再也没有见他举过一次手了。现在想来,我也许就这样断送了他学习数学的那门心思。
  案例(2):二年级上册我们刚学习“乘法”,我出示了两道题目:“同学们去秋游,每条船坐6人,3条船能坐多少人?”
  “同学们去秋游,一条船坐6人,另一条船坐3人。2条船坐多少人?”
  第一题:6×3=18(人),第二题:6+3=9(人)
  这时我看见张子辰第二题是:3×3=9(人)。
  “你为什么这么做呀?”“第一条船坐6人,就是2个3,加上第二条船的3人就是3个3,所以就是3×3=9(人)。”我真庆幸没有直接给他打“×”。
  由此看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也许就是老师一个赞赏的眼光,亦或是一句祝贺的言语。
  三、消除可怕的厌倦感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精打采,有的学生讨厌做数学题,有的感到学习数学很疲劳,对学习新知厌倦,还有的学生在不理解数学知识或者做不出数学问题等情况下,还会感到很紧张。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就应该给学生说的机会,改正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正确引导,才能实现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只要是有价值的,就要让他们说,让他们问,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不是在压抑沉闷的课堂中出现,而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有价值的灵感。
  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错,教师一要宽容,要善意地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二要研究,要善于研究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中会有成功的启示。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信、聪明、顿悟、创新,都是在一次次热切的期待中,关切的话语中,热情的鼓励中,温馨的交流中诞生并成长的,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孔企平,胡松林.《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小学数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17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