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化教学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参与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在学习上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多元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一齐参与数学学习,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以笔者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在多元化数学教学中的参与度。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数学;学习参与度
  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才能让数学教学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數学情境,融合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五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的大脑参与学习
  教育研究表明,良好的数学环境可以让小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创造有趣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接受新知识。例如,课前,我创设了套圈游戏的情境,让学生站成一条直线套圈,距离不相等,距离最近的同学套中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如果我们3位同学要同时套,站哪里才公平?如果第4个人也来套,应该站在哪里?想象一下,一直这样排下去,会排成一个什么形状?圆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这样,在有趣的套圈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在玩“套圈”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圆的特征,而且能在游戏情境中思考猜测圆到底有什么奥秘。因此,创设情景能让学生的大脑活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二、开展多元活动,让学生的双手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参加各种感官活动,尤其是要让学生的双手操作实践,以使学生的感官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圆的特征”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等多元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初次尝试用圆规画圆环节,我先是放手让学生动手用圆规画圆,并展示学生画得不好与画得好的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圆的认识。在尝试过程中,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使用圆规,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他们十分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学习积极性高涨;在自学课本、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环节,我让学生借助桌面上的圆形纸片,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地去感悟圆的特征。这样,学生锻炼了双手,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师精讲善讲,让学生的耳朵参与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并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对他们进行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倾听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精讲时,学生要认真倾听,让自己的耳朵积极参与学习。例如,在“一中同长”的教学环节中,我一边出示课件——墨子与他在著作中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一边说:“墨子所说的‘一中’是指什么呢?‘同长’又是指什么呢?”这时有学生举手猜测。生一猜测:“‘一中’应该是指一个圆的中间,‘同长’是指同样长。”生二猜测:“‘一中’应该是指一个圆之内,‘同长’是指两样长。”从学生的猜测回答中可以反馈出,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不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于是我一边出示ppt,一边为学生讲起历史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就有准确的圆圈记录。‘圆,一中同长也!’源自《墨子·经上》,这是我国最早的几何学定义。所谓‘一中’,是圆心也,‘同长’是指半径一样长、直径一样长。”老师对学生接触少的历史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学生耳朵参与了学习。由于学生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听力的主观作用,课堂教学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融合信息技术,让学生的眼睛参与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投入实践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音像并存、图文并貌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能让学生的眼睛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展示各种不同的画圆方法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想在操场上画一个非常大的圆,圆规还能用吗?在教室无法操作演示时,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有趣的画圆视频,展示各种画圆的方法,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而且再次突出了画图时应该把握的定点与定长,使得教学重点得以落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五、合作互助交流,让学生动口参与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交流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与交流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经验、观念不同的学生看到事物的反映面不同”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引发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从而让学生动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例如,在进一步探究圆的特征环节,我安排了两人一组,借助信封里的圆形纸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有趣的问题、合理的安排、欢松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殿林.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J].教师,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