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村小学是我国教育的最基层单位。它肩负着普及我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使命。然而,其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一、教育现状
  
  1 撤消乡(镇)教育站,设置了中心学校。中心学校的角色模糊,在管理中有不少的疑难问题
  几年前,全国农村普遍进行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撤消了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站,设置了乡(镇)中心学校。这一改革,使许多中心学校角色模糊,认识不清。比如,乡(镇)中心学校应该是怎样的学校,中心学校应当如何实施管理,中心学校的管理职能、职责是什么。同时在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疑难的问题:中心学校的业务经费如何保障?县财政每个月拨给中心学校办公费1000元。这点经费只能够开支电费和电话费,而中心学校的工作量非常多。没有经费,如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如何实施管理?
  
  2 教学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
  近几年来,农村小学生源大幅度减少,村完小以下的教学点规模很小,而且布局不合理。如我县的古零镇1996年有115个教学点,由于生源的减少,自然撒并了一半,现在只剩下55个教学点。已经自然撤并了的教学点剩下的几个学生要走一两个钟头才到现在的学校就读,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困难,导致了厌学思想。
  
  3 教师素质低下,教育观念陈旧
  在农村尤其是像我镇这样经济落后的乡镇,老师年纪偏大,老残病弱的很多,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全镇有小学教职工273人,平均年龄是41岁,其中30岁以下的有57人,51―60岁的有81人(其中55岁以上的有45人)。长期请病假的有18人,他们都是重病在身,无法上班。41岁以上的教师中95%是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273名教师中有80名是代课教师。由于教职工的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加上各独立的教学点信息闭塞,又缺乏交流,观念陈旧,教师们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仍是一潭死水。
  
  4 学校经费的不足,给管理带来难题
  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停止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原来筹措经费的体制被打破了,本来就是地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学校资金更加紧缺。现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政府给学校的经费补助是每个学生70元(杂费补助65元,公用办公经费5元)。规模小的教学点10来个学生一个学期就1000块钱的经费,有的甚至是几百元。这些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无法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5 校长责任大,压力重,有厌倦情绪
  农村小学校长责任大,特别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后,校长感觉身上的压力很重,学校的学生安全、收费、经费管理、教学质量、完成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等等都唯校长是问。一出事,就要处分,处分就意味着降一级工资。当校长与不当校长工资是不一样的,何必去承担责任,所以很多校长是不愿意担当这个工作的。这样,中心学校对全镇学校的管理就增加了困难。
  
  6 农村小学缺乏先进的管理体制
  目前,国家虽然正在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但是在农村学校还没打破传统的管理,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责任心强的教师,服从学校管理,工作积极肯干;没有责任心的教师,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无病装病,小病装大病,学校的制度制约不了他们。学校的管理缺乏导向机制,不能通过管理来体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主流。
  
  二、应有的对策
  
  为了缩小城乡学校差距,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享受同样教育,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 建设寄宿制学校,调整学校布局
  (1)政府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增加后勤编制,将村级完小建设为寄宿制学校;撤并学生不足20人的规模极小的教学点,让这些学校的学生到寄宿制学校就读,也便于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2)建立校舍维护、改造和校园建设保障机制,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彻底清除C、D级危房,绿化美化学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 确定中心学校的角色,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中心学校是独立的管理实体,是个“小教育局”,不应该把它归并人某所学校,有其独立的法人代表,而且其编制要有5人(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业务辅导员2人),肩负着管理本乡镇各小学的人事、财务、教育教学教研业务等各项工作任务。各学校在校长全面负责制下设置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三个中层机构,在中层机构下面分设若干个组。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体系,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构建社会参与管理系统。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加强与村委会联系,通过村委会这个平台,沟通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
  
  3 加强师资培训,为学校提供人力资源
  首先,要加大农村小学校长的培训力度。常言道:“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的学校。”学校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只有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个必要的能力保障。要改变教师队伍水平低的现状,学校管理者必须舍得花大力气,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使教师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尽快达到国家的学历标准。此外,还要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常规管理条例》等为依据,中心学校组织富有敬业精神、熟悉业务工作、能力和原则性强的业务骨干专门队伍,对各学校进行评估考核,在具体评估考核办法上针对不同的指标内容,或听汇报,或召开座谈会,或查资料,或个别访谈,形式各不相同。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严重的给予黄牌警告。检查评估的结果要上榜公布,给予通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00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