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跨文化能力在当今已经日趋重要,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反思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运用问题十分必要。外语教学中语言运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这也是跨文化能力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从教师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思考如何培养并发展受教育者的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进而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在外语交际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沟通。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外语教学
  
  1 引言
  
  跨文化能力在当今已经日趋重要,而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界的共识。外语教学传输给学习者的不仅是语言形式,还有那些形式中所包含的许多社会文化观念。
  
  2 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概念的提出
  
  克拉姆申(1998:23-24)指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注重提供相关文化信息介绍目的语文化的方方面面,以提供有关事实为主;另一种是将文化置于一个解释框架,对种种文化差异的事实提出某种诠释。无论哪种做法,学习者都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且,都没有涉及文化差异让学习者所遭遇的冲突和困境。克拉姆申认为应该有、也正在出现第三种做法,那就是文化不仅被看作是事实和意义,还被视为学习者意义与本族语者意义相斗争的场地。对于处于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的学习者,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行动而是有责任给学习者一个制造自己意义的空间。克拉姆申关心的不仅仅是教给学习者语言技能或文化知识,而是要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我们知道交际能力不是抽象的,具体的交际能力就是特定的文化能力。而一般的文化教学所能做的充其量不过是增加学习者的有关知识。这样做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语言交际,因为这可以提高交际双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但是,假如所教内容与交际对方所知道的不一致(比如,对文化的圈内人知识和圈外人知识就有可能不同),结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波尔斯托恩(1992)曾指出,跨文化交际的言语行为适当性不能完全依据使甩什么语言来决定。实际上,遵循什么样的社会语言规范,不仅要看交际者说什么语言,交际对方是什么人,还要看在什么环境里进行交际。她认为,一个美国商人到了中国,在用英语与中国人交往时,至少应当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交际适当性,而不能仍旧坚持美国文化的社会语言规约。一种文化里的言语得体性不一定跟其他文化中的言语得体性相同,在特定文化中得体的言语也不一定在跨文化交往中也得体,在特定文化中所习得的社会语言能力并不能保证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行为也都能恰当得体。跨文化交往中的得体性要由交际双方根据具体语境去协调和构建,因为跨文化交际是不确定性、尤其是交际规约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交际活动。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习得外族文化,而是发展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的真正任务不是要让学习者像脱掉外衣一样摆脱自身原有的文化而进入另外一种文化(目的语文化),而是要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特定文化(包括目的语文化和自己的母语文化)的局限性,学会突破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的“适当性”,以使交际双方既能够充分发属于自己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因此,培养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3 个例说明
  
  以英语为例
  (例一)对一位年长的英国女教师说:Teacher Marguerite,How old areyou?You look young and beautiful.此句中共出现三处失误:其一。根据英语称呼语的语用原则,Teacher不能与人名共用;其二,向一位英国老人询问其年龄有悖于西方文化规范和社交礼仪;其三,恭维老太太很漂亮并不表示尊重,而会被认为是一种冒犯。
  (例二)对老人说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Mrs Green,You reold。这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关心方式旭在西方人面前过多地用take care of yourself这类建议和劝告式的关心方式会让他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受到怀疑。此外,old一词在西方人眼里代表无用和无能,并不体现尊敬。此例中无法使交际行为顺利进行的原因不在于语言本身,它反映出的是中西方社交礼仪和社会价值取向差异的问题“
  (例三)A:Is that the Red Star Park?B:Of course,of course这一惯用短语在不同语境中会引起听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在此特定语境中,以ofcourse做答带有藐视对方的感觉,认为问话者无知。不屑一顾,传递着不友好的信息。因此成功的外语教学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的知识,并能够实际运用,具有交际能力,
  (例四)Father,I would appree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could pass me thesaltnext to you这句话在语法上没有问题。但若一个孩子以这样的口气对自己的父亲说话在通常意义上显然不得体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包括所用把语言运用在适合当时的场合,目的,正式程度,在场人的会地位,性别,年龄,心理状态,知道某种语言形式的或然率,是常用的习语,还是罕见的个人习惯,以便在交际中选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已经不是仅靠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还要学习一定的跨文化知识,由此可见要形成良好的文化运用适当性,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4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的几点想法
  
  4.1 外语教师的定位
  在全球化进程中,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热”席卷世界各国,英语的延伸被视为全球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成为了跨语言跨文化的界面。外语教学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目的语教学既是异域语言代码的传授和学习,更是多元异质文化的传播,是超越语言、民族、时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过程。而外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传承的使者和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他们应对文化全球化有更深切的体会,因为他们本身经历着本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作为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外语教师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他们需要打开一种多元文化的视野,具有多元文化作能力,在对“他性”文化有较深的了解的基础上,积极认识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认清“他性”文化的优长,把其长处介绍到外语课堂中,唤起学生语言学习中的多元文化的认识。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扮演不同角色使其文化身份具有双向性,在不同文化之间平衡其关系,认识到文化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各民族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动态的协调和平衡的体系。
  
  4.2 结合社会语境教英语加深对外语交际文化的理解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存 在和发展的,其本质属性就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因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言语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学习语言只有把语言现象放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才能准确地揭示语言的文化功能,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内涵,正如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以我国的英语教学为例,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以语言形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语言所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成为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塔克和赖姆伯特曾对单纯教语言不教文化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相信所有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体系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文化敏感就可以利用他们想了解其他民族时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因此,必须引以为鉴,努力纠正偏向。要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指导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充实,更全面,更切合语言学习的,特点更富有情趣。
  
  4.3 注重学生实践与文化资本的积累
  在欧盟内部,教育学家们积极鼓励外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迁徙到所学语言国生活学习,接触当地人,与当地人在实际情景中交流,从而丰富语言和文化资本,有的甚至认为投有这种迁徙的学业是不完整的。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文化资本的积累。如到驻中国境内的外语企业和机构里,走进真实的外语环境中。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活动外,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多接触外国人,如协助联系实习,组织一些中外双方参与的庆祝活动,讨论会等通过这类直接的接触,激发学生们对交流的兴趣,让他们有机会在所学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提高交际能力。外语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口笔”传授的单一教学方法,应为学生提供了解学习外来文化的多种渠道,把外语学习的时阔和空间展开来,拓宽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地恰如其分地与外国人交往也是学校和教师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充足,文化知识较贫乏,交际方面的知识十分贫缺。如何运用所学语言去进行交际?如何面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如何恰当地表现自己?如何有效地交际?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缺乏指引。所以,这也反映出当前的外语教学还是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学校的作用不单是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认为。如果说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外语教学的目标,而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5 结语
  
  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谈到: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每一次言语行为,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能表明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一给定文化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的“适当性”,以期达到真正沟通。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运用适当性能力这是一个有待继续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87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