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悟文本语言,应“知”字当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知”是一切体验的基础,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文本语言的感知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上,才能感知文本语言的精确。教师要合理纠正语文教学中“知”的偏差和缺陷,引导学生有效体悟文本,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关键词]文本语言 体悟 感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54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知”是一切体验的基础,没有“知”就不可能有“好”,“乐”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而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益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知”的缺失,影响了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一、脱离具体的语境,“知”得有偏差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蕴藉情感认知的平台。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味关注文本信息内容与社会普世价值的和谐,关注文本语言对凸显文本价值主旨的衬托作用。但忽略的却是在真实可感的具体环境下对人物呈现出的状态真切、多元和复杂化的揣摩,使得学生在感悟文本、感知人物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僵硬而标签化的质态,严重制约了对文本价值意蕴的准确把握。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中描写伯纳德夫人的“急忙”一词时,学生认为伯纳德夫人意识到形势的危急,于是急匆匆转移德国人的注意力,突出了人物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情况果真如此吗?这显然与下文中伯纳德夫人的“轻轻”的动作自相矛盾了。
  显然,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情报人员,伯纳德夫人是绝对“急忙”不得的,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转移德国军官的注意力,反而会引发德国人的警觉与关注。但结合具体语境来看,伯纳德夫人不仅是情报人员,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生命受到威胁时,母亲的动作急忙中显得有些慌乱,再正常不过。而作为情报人员的基本素质,她又能够立即调整心理,恢复“轻轻”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外显动作生动再现了一个真实人物的内心历程。
  这里的认知过程,源于对课文情境的真实把握。只有扣住了真实情境,文本中的语言才能散发出独有的价值和魅力。
  二、丧失文体的意识,“知”得有残缺
  阅读教学中,相同的语词在不同文体的课文中却能生发出完全迥异的言语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体裁样式出发,依循文体的表达特征,引导学生探寻文本之情韵。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知晓,才能为学生语言感知、涵咏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执教《如梦令》时,教师一味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动作与表情呈现李清照在词作中的状态。于是,学生对词作的诵读演变成了一出蹩脚的闹剧。学生时而手势下沉,以表“溪亭日暮”,时而身体摇晃不止,时而手势“乱”作一团,整个过程学生要么窃窃私语,要么诡异作笑,课堂氛围与词作意境、作者心境大相径庭。
  教师的引导根本没有关注到这是一首宋词。依据词作的自身语言,感知词人蕴藉其中的情感元素,才是古诗词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这个案例的教学仅仅凭借对文本语言的外显特征进行情景再现,不仅不能与词作意境相得益彰,反而演变成为可笑的闹剧,实在是对古诗词的一种亵渎与玷污,属于典型的文体关注失当。
  著名教育专家潘新和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从文本语言的外像中揣摩人物内在的情思。这首词作属于李清照的早期作品,表现了其少女时代生活的无拘无束,也是词人性情豁达、开朗、热情的体现。如果没有对这一内容的体悟,即便学生的动作表演再到位,再生动,也难以凸显这首词本身的魅力。
  三、失却整体的意蕴,“知”得有缺陷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教材编者精心选编而成的,可谓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它们自身有机联系,完整构建。段落之间严丝合缝、句词之间也是相互勾连,凸显出极强的气韵相生,逻辑力量在此展露无遗。
  鉴于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能人为地割裂文本的内在联系,但事实上,我们课堂中的条分缕析,框框条条十分鲜明。识字是识字,语段是语段,理解是理解,表达是表达,细节是细节,整体是整体,看似逐个击破,步步为营,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则相互割裂,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如《大江保卫战》热情讴歌了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气质。而整篇课文语言所采用的音韵也显得铿锵有力,激愤昂扬,诵读起来就能营造出恢弘悲壮的磁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多维度的诵读加以体验。
  古语云:“情发于声,声乃成文,谓之音。”可见,文本语言所蕴藏的情感常常裹挟在文本语言的声音元素中。一个纯熟的语言大师,在遣词造句时不仅仅关注语言的意象准确性,还要关注语言声音在表达意蕴,凸显情感中的作用。因此,把握文本的整体感,既要关注语言之形,更要关注语言之音。这样,文本整体才能神形兼备。
  “知”是基础,文本语言的感知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上,才能感知文本语言的精确性,感知文体语言选择的妥帖性。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9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