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树立语篇意识 优化翻译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和传统翻译观不同,语篇翻译强调在翻译中要牢固树立语篇意识,即自上而下的翻译观。语篇意识,就是在翻译研究及实践中,始终强调语篇在交际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一体性,研究语篇诸层次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与相应外部世界的关系,以语篇的交际功能、交际意向统辖对语篇诸层次的观察和研究。将语篇概念引入翻译教学,不仅可以跟新,使翻译教学跳出以字、词、句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使其有意识地实现篇章整体意义的转换。
  关键词:语篇意识;一体性;交际功能;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72-02
  传统翻译以字、词、句的翻译为核心,翻译技巧也紧紧围绕字、词、句展开,传统翻译教学更是以字、词、句的翻译为重点。学生虽然掌握了字、词、句的翻译方法,但其译文整体可读性较差,个别地方的出彩依然掩盖不住语篇层次的不足。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语篇是交际过程中的完整统一体,只有将字、词、句等内容纳入到语篇的整体中采用意义,字、词、句等内容也只有在语篇的统辖下才能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与相应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交际意向。
  一、语篇意识
  韩礼德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将语篇定义为:任何口头的话语或书面的文字,长短不一但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Neubert & Shreve提出“语篇在广义上可谓交际的材料,在狭义上可谓翻译的材料。”参照语篇的定义,我国著名翻译学家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提出“激活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关键在于强化其语篇意识”,具体而言:(1)将译者的视野从字句扩展到句群、篇章等大于句的单位;(2)语篇类型、交际功能与翻译策略、方法密切联系;(3)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透彻地理解原文的语篇层面,包括作者的文化语境、交际意图、文体以及风格等。语篇是一个级层体系,不同级层上有不同的翻译操作焦点:(1)词汇级层次:主要讨论语义问题,如所指意义、内涵意义、文化词汇的翻译、语际间的词汇非对应等;(2)词组级层次:讨论搭配、成语翻译等;(3)小句级层次:语气、主谓结构等;(4)语篇级层次:衔接、连贯、语域、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等。显而易见,这一框架涵盖了语义、句法、语用三大范畴,是一个全面又便于操作的理论参照体系。
  传统翻译理论以以字、词、句的翻译为焦点,忽略了翻译中的层级问题。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法、音译法、反译法等技巧往往都以词类的翻译为蓝本,似乎翻译即字、词、句的翻译。殊不知,语言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更离不开特定的语用环境,相同的一句话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字、词、句的翻译就暴露出了巨大的弊端,无法在功能上和原语对应。
  例如:It is the opinion of my grandmother,God bless her,that all men should labor,and at the table,a moment ago,she said to me:“You must learn to do some good work,the making of some items useful to man,something out of clay,or out of wood,or metal,or cloth.”
  译文1:我亲爱的祖母,愿上帝保佑她,认为凡人都应该努力工作。适才进餐时她对我言道:你务必拜师学艺,制造一些于人类有益之物,使用泥土、木材、金属、布料来制造物品。
  译文2:我的祖母,愿上帝保佑她,认为人人都应该干活。刚才在饭桌上她对我说:“你一定要学会一样好手艺,做些对人有好处的东西,用泥土做些什么,或者用木材,或者用金属,或者用布做些什么。”
  单从字、词、句层面而言,译文1和译文2都将原文的意思翻译了出来,并且都通顺。相比而言,译文1选词更加精炼,更加典雅,似乎译文1是更好的译文。但,鉴于原文反映的是老太太在说话,老人说的话一般应通俗而罗嗦,因此,译文也应符合这种风格,而不应使译文语言精练、典雅,所以,综合判断,译文2比译文1好,胜在更加神似。
  要理解原文,就必须将原文放置在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在美国,一老太太买了汉堡包后发现里面的牛肉只有小小的一块,她感到很惊奇,便生气地问道:“where is the beef?”,此处用来表达“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语用意义。所以,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原文,译者在译文中直接将其翻译为“没有实质性内容”。
  二、传统翻译教学
  1.教学理念。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传统翻译教学秉承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模仿;老师出考卷考试,学生被动地进行评价的理念。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主导并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知识,教学效率低下。
  2.教学内容。传统翻译教学以帮助学生掌握字、词、句翻译技巧为核心内容,所有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以及教学练习都紧紧围绕掌握字、词、句翻译技巧展开。课堂讲解字、词、句翻译技巧,课后练习字、词、句翻译技巧,考试也侧重于评价字、词、句翻译技巧。整个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教学方式。传统翻译教学以教师板书、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骤,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没有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而是只考虑教师要讲解什么,教师讲解的内容和学生需要的内容脱节。教和学没有构成和谐统一体。
  4.评价体系。传统翻译教学采用试卷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纵观整张试卷,以字、词、句翻译技巧评价为主题,不是采用“翻译下列词语”的题型,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法”等技巧翻译句子。这种评价体系本身的出发点就出现错误。   三、树立语篇意识,优化翻译教学
  1.突出发现式教学。在翻译教学改革试验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必须要挖掘其学习潜能,使他们养成自主、自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是指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要以对学生的强化练习为主、以讲解为辅助、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观和实践教学观。在翻译教学体系中,以强化实践为主导、理论技巧的解释为辅助,通过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操作能力。因而,每门翻译课程都准备了大量的实践选材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性支撑。
  2.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学工具大多是黑板和纸质材料。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对教学工具提出也就是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教室设施配备方面,要求更具有又现代性和多元性,如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等。另外,还通过课程网站建设获得网络传输途径。在当今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其对英语翻译实践的辅助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让他们有能力在遇到翻译实践困难和问题时,能够通过互联网解决,如涉及多语种语篇中的语言问题,因学科特点遇到的术语问题等。此外,还要建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网站,使教学、练习和答疑方便快捷,设计研制的多媒体网站可以满足多种教学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将电子教案上传到翻译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此外,还在网站上传大量翻译实践材料和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素材。
  3.改革考试方法。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前的考试方法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必要要改革考试方法,使考试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考试内容方面,翻译考试要含盖多种文体的篇章,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中的固定内容。在考试方式上,考试分数仅仅占一定的比例,不能视分数为结果,要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和口后作业练习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的不足。
  4.牢固树立篇章意识。翻译教学要牢记“No context,no text”原则。要帮组学生树立篇章意识,掌握篇章处理的方法,即采取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翻译方法,先弄清文章主题,再对词句进行微观分析;要帮组学生加强语篇意识,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审视语篇整体及其诸层次上的转换,使译文连贯流畅,文通理达;同时还要督促学生课外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积淀。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主要是帮助形成一种科学的翻译观念,从而宏观地指导翻译实践。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中为全部课程建立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并根据各种翻译课程的不同特点阐述其中的各自理论差异。在包括多种领域参与翻译教学的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下,使翻译教学中融入了多种语篇类型的翻译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篇章翻译为翻译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只有牢固树立篇章意识,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彻培养学生篇章意识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01).
  [2]段自力.译者的认知构建意识与译文的连贯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3]汤春艳.篇章类型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段自力.注重语篇翻译教学,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5]陈洁.面向信息化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6]郭英珍.改革翻译教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6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