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师生双向良性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非良性的。师生互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使师生互动成为良性的,首先要营造一个师生双向良性互动的人际氛围。实现良性互动的最好方式是平等对话,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求学者、真正的对话者。师生双方活动同步、高度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高效。
  【关键词】良性互动 师生互动 平等对话 互动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25-02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非良性的。师生互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怎样把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建构成一个师生双向良性互动的高效的过程呢?
  一、营造师生双向良性互动的人际氛围
  奥地利教育家布贝尔:“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1]沉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构建充满活力,师生良性互动的和谐课堂。因此,要使师生互动成为良性的,首先要营造一个师生双向良性互动的人际氛围。
  首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激发学生亲师爱学的向心力。教师要没有任何职业的装腔作势和个人的假面具。教师要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包括接受他们在碰到新问题时表现出的犹豫和恐惧,接受他们达到目的时表现的满足和快乐,能接受学生偶尔的冷漠,接受他们钻牛角尖的错误想法。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愿望。教学情境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它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氛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统计知识”例2时,课件先出示例2的第1幅折线统计图,提出:这是什么统计图?(生:折线统计图。)谁能当一回解说员,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统计图的构成,给我们讲解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呢?学生一听可以上台当讲解员,就非常踊跃地举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学生上台指着统计图表述时,教师再适时引导提示。让学生上讲台当讲解员比只让学生站起来说说图的意思更容易激起学生表达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角色表述,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作铺垫。
  二、平等对话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对话,它比传授式教学更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实现良性互动的最好方式是平等对话,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求学者、真正的对话者。以往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是较为枯燥的,教师讲解计算法则,再通过学生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只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乘法”时,就力求为学生呈现一个平等对话,互动生成,充满趣味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课堂。
  片断:
  出示课题:分数乘整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它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分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
  生2:在计算时有什么要求或要注意的地方?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好,那就请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学习乐园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大家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和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十分钟后)
  师:谁愿意先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一片掌声)
  ……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在这平等对话中,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有师生互动的反馈和矫正才能更高效
  课堂教学的反馈和矫正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处理好此环节,能对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以前,在反馈和矫正的环节,我总是在学生做完习题后,让做对的同学举手,看到学生做对了,我就转向下一题。以为学生学会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几乎是课堂上练习全对,课后作业却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后来我发现,有些学生就是错了也举手,不会也说会。我思索着,这样的教学是信息的单向传导,缺乏了互动。学生被动的“听”与“答”,难以做到互动。在平等交流、探索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师的执教水平才能都得到提高。
  后来,我就在学生做完习题后由同桌互查,小组互查,找出出错的学生。然后让做错题的学生先讲一讲解题的思维过程,把他思考过程中的错误暴露出来,再让做对题的学生也来说说自己的思路。其间,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有的放矢地教会做错题的学生怎样分析、怎样思考、怎样正确解题,而不是简单的改改答案。通过互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了思考过程中的困难。
  学者吉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中说:“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生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了的,又反过来启发着你的人。那种通过死记硬背来重现知识的学习方法,还有那把要学的知识采用‘打电话’形式,通过昏昏欲睡的气氛,注入学生‘半聋’的耳朵,并使之随着做些断章取义的记录的教学方法,已被教学双方的积极思考、活跃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形式所代替了。在教学过程中,你常常会被年轻人追求真理的活力所驱动,并从中汲取力量去引导这种追求。事实上,你和你的话,以及听取你的教诲的学生,都是那长流不息的人类智力活动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2]是的,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教学是师生间的交感互动,其间含有深厚的人际情感与主观价值成分。师生是在教学活动中一起成长、互为依存的亲密朋友。没有学生的存在,教师的存在也失去意义。师生双方各以对方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活动。师生双方活动同步、高度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承绪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第3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第99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7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