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关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的研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声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所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现如今,在我国小学音乐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当前小学音乐声乐课中显现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提升小学音乐课的声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声乐教学;问题;建议
  歌唱是一种利用悦耳的声音帮助人们将其内心世界与情感表达出来的有效方式,声乐教学也是小学音乐课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重视声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核心作用与主体地位,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一、当前存在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问题及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现如今,有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均普遍认为人们的生理机能与生理结构在小学阶段尚属于发展初级时期,觉得学生还不具备可以进行声乐学习的基础条件,常常以音乐赏析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此种状况下,小学生根本无法在音乐课堂中开口唱歌,也更加无法拥有较高的音乐水平[1]。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多多为学生开展声乐教学。
  (二)集体歌唱的课堂模式对学生音乐方面的个性化发展有所阻碍
  种类较少的音乐器材、较为简陋的音乐设施、不够充裕的课堂时间等均会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产生限制,当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所运用的课堂模式均为集体唱歌,此种状况下,班级当中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学生则难以获得良好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音乐方面的未来发展。小学音乐教师在积极开展声乐教学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对学生音乐方面个体差异的重视程度。
  (三)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均过于单一,很难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学生极有可能在此种条件下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与多样性,积极开展声乐教学,促使学生爱上音乐。
  二、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为学生开展呼吸方式训练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是歌唱界当中主要运用的三种呼吸方式,其中利用胸腔对气息进行控制并完成呼吸即为胸式呼吸,此种呼吸方式具有气量少、腔体单一、气柱浅的缺点,致使利用此种呼吸方式训练的人往往发出较为生硬、干涩、缺乏活力、缺乏弹性的声音,经证实是一种不正确的呼吸方法,应避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2]。而利用腹部来实现对气息的控制则为腹式呼吸,此种呼吸方式可令运用者具有较深的气程,使其发音能力获得有效锻炼,将受训者的发音水平有效提升上去,但具有所发出声音较为空洞、缺乏活力、不够圆浑的缺点,会导致受训者无法唱出高音,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避免利用此种方法训练学生。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较好,可使受训者身体各部分腔体组织与呼吸器官获得有效运用,使其气流运行及呼吸获得有效控制,令受训者拥有完美的歌唱状态,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此种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适宜的训练方法。
  (二)发声训练的具体内容与训练技巧
  1.绕口令训练
  小学教师可利用绕口令训练方式将学生的发声能力有效提升上去,例如坡上立著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这种单韵母练习;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严眼圆,二人山前来比眼,不知是严圆眼的眼圆,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这种鼻韵母练习;出南门,走六步,见着六叔和六舅,叫声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绿豆;过了秋,打了豆,还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绿豆这种复韵母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这种唇音练习等等。此种训练方式可使学生的发声能力与歌唱水平获得有效提升,对小学生的声乐能力培养极其有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2.咬字吐字练习
  咬字吐字练习也是一种可有效提升小学生发声能力的方法,小学教师可令班级学生在歌唱前先大声朗读歌词内容,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能力,然后再开始歌唱,长此以往,学生的发音能力势必会获得有效提升。
  若想使小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将其自身音乐能力有效提升上去就必须对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予以重点培养,为学生展开音乐方面的教育,以使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得到良好提升,令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音乐知识,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艳萍.小学音乐课声乐教学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20(4):63-64.
  [2]蔡凌凌.感悟音乐: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的几点看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36):176-177.
  编辑 李琴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128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