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素质教育绝不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一场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思想的变革,它将為我们指引和完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必须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12
  走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在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素质教育和教学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对培养学生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把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众所周知,学生是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首先,语文的知识面很广,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的余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最终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其次,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再次,评语评价与记录评价相结合。众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赏识性、激励性的评语评价,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实行开放性的教学
   某小学教学研究会从1984年开始进行“着眼能力、三个‘沟通’、训练为主的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验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整体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体教育思想”(学生主体地位)及“和谐教育理论”(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心理美学效应及和谐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三根支柱,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时代育人”为宗旨,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三沟通”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是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板块构成:
   1.语文的课堂教学。
   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
   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
   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三、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运用
   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不能灵活地去面对各种挑战。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从小不培养独立能力及各种综合素质,成才将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他们总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身试一试。这就要求学生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重组知识,通过变化和重组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带来“附加量”。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这是极为重要的迁移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投向生活,投向社会,从而向生活、向社会索取所需要的更多学识,这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必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课外活动,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四、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从而把书读懂。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范读。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气和朗读速度,使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课教学时,教师在范读之前应提出帮助理解课文的大意。教师在范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富有表情的神态都会深深引着学生,使学生在听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加深印象,从而体会文章的含义。教师要根据课文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朗读基本功,口头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也得了提高,日常的语言交流或参加演讲的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自然理解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素质教育是站在培养人才的长远高度的一种教育战略,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模式。小学语文学科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广大语文教师面对素质教育这一项重大的任务,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教育意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钻研,苦练内功,以适应时代发展对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起步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答行为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武妍.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扬州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