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通过让学生参与校本研究、借助流行文化和互联网通讯软件、化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借助生活用品、新闻报道等形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8-0064-0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从化学学科角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成功生活的,以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素养[1]。其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既是学生探索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基本导向[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加科学地认识和欣赏化学这门基础学科,掌握好化学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是高中化学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中,“科学精神”要求学生不仅要崇尚真知,尊重事实,具备实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多角度、辩证地思考化学问题,并敢于大胆尝试、探究。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借助化学实验等,虽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改变,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创新教学形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让学生参与校本课题研究、借助流行文化和互联网通讯软件、化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
1.在校本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校本课题研究是高中最常见的一种科研形式。以往的校本课题研究,基本由教师来完成,很少有或者没有学生参与,即使有学生参与,也只是简单地配合教师的研究工作。其实让学生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一个良好途径。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从做中学”,强调的就是让学生亲自去“做”。校本课题研究的某些项目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参与中亲自去“做”,去“思考”,去“研究”,在“做” “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笔者在化学校本课题研究中,组织学生参与子项目,如“过氧化氢具有漂白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校本课题研究,主要由学生来完成,过程如下:(1)进行实验:“利用工业过氧化氢漂白鸡中翅”;具体步骤如下:从超市购买颜色偏黄、形态较小的鸡中翅,先拍摄一张照片留作对照;然后将鸡中翅放入小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工业过氧化氢,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发现鸡中翅明显饱满,变大,颜色白净了许多;此时拍摄一张照片,与刚开始的照片做对比,差异明显。过氧化氢对鸡中翅起到了“美容”作用。(2)讨论工业过氧化氢是否可以用于食品漂白。学生仔细阅读工业过氧化氢试剂瓶的成分说明发现,工业过氧化氢含有铅等重金属元素;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得知,铅元素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新闻也报道过一些不法商贩用工业过氧化氢漂白食品受到法律处罚的事件,说明工业过氧化氢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3)如何看待化学物质的使用问题。通过参与校本课题研究学生认识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不能滥用化学物质,否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滥用化学物质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
2.借助流行文化和互联网通讯软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化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但并不意味着化学与流行文化无缘。点赞、转发、分享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大众文化分享模式。通过借助流行文化,让学生通过喜欢的互动方式学会科学思考、解决化学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着良好的助力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甚至出现了学生从互联网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的教学新常态。这种教学新常态不仅要求学生要主动去适应,作为教师,更要主动去适应。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流行文化和互联网通讯软件的强大力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现在学生中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比例较高,QQ、微信等互联网通訊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效率。比如,学生对于一道化学题目存在疑问,在不能面对面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情况下,可将题目发送至QQ群、微信群、QQ空间或微信空间,甚至是一些网站、贴吧,这样,老师、同学甚至网友看到后就可以及时地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对于合理的答案或新颖的解题思路,师生可以通过点赞或给好评的方式给予评价,甚至开展获得点赞数、转发数或好评数的比赛。而对于好的解题思路,也可以通过转发、分享的方式与同学、老师共享。这种基于互联网的集思广益,有助于师生从更科学、更广范围的角度去审视题目,开阔视野。即使得到众多不同的答案,鉴别、分析出合理答案的过程,也是一种渗透科学分析精神的过程。
3.利用化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可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但很多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再加上化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限于教学课时安排,语言介绍的时间往往也比较短,学生知道是知道了,但体会不深,客观上造成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脱节。实践教学就是一种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生活的有效的化学学习方式。 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也是科学精神的一种体现。以化学食品添加剂的教学为例,在讲解食品添加剂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常见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统计活动,由学生到超市、商店,通过观察配料表的方式来了解和统计常见食品添加剂。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讨论: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但是一些常见品牌的火腿肠配料表里面却标明含有亚硝酸钠,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些学生第一反应就是感到担心,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怎么能吃呢?自己吃过火腿肠,怎么办?通过调查,学生发现,不仅火腿肠,一些火腿、鸡爪等肉制品中,也含有亚硝酸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是允许使用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食品安全,改善食品品质,但使用量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合格产品可放心食用。有些学生也提出,如果某些食品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保质期可能就会比较短,一旦不能及时销售,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过期销售,则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食品添加剂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这类化学物质,不能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就色变。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化学学科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正是基于这种紧密联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科学分析化学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借助学生常见和熟悉的载体,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生活用品、新闻报道等,都是学生最常见和熟悉的载体。
1.借助生活用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常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讲解碱金属时,学生得知金属锂是一种活泼金属,而我们生活中的手机锂电池就含有金属锂。随意丢弃锂电池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教师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如果随意将锂电池丢到垃圾箱,而垃圾箱里如果有尖锐的物品,不小心把我们丢的锂电池给戳破了,结果会怎样呢?”一些视频网站有戳破锂电池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得知锂电池被戳破后会起火燃烧,可能会引起火灾。这样一来,学生从其他角度认识到了随意丢弃锂电池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而认识到锂电池不可随意丢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借助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学科的发展,本意是造福人们的生活,却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滥用化学物质,使得食品安全和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负面”的联系,损害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形象。如在讲解甲醛时,教师在网上搜集一些新闻报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法商贩因为违规使用甲醛浸泡牛百叶等食品受到法律处罚的事例。同时,给学生强调,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如果大家将来成为食品生产者,一定要遵守法律,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化学物质,确保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其实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后,对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便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后,也会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和掌握運用化学知识。另外,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去做,自主去做,同时借助点赞、分享、转发等流行文化和互联网通讯软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与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黄远洪.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2018(6):74-75+99.
[2] 陈金春.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发展化学核心素养[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5):21-22.
[3] 张晓静.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J].基础教育参考,2017(22):62-63.
(责任编辑 罗 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6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