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地理图册在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地理图册作为开展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材,对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特性,加强地理现象、规律的地图表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二是在地理图册中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图”,构建有效的图像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描述地理现象、规律,阐释地理原理、过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三是地理图册与教科书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图册;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1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新课标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凝练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地理图册作为开展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材[2],对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在三个方面。
  一、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特性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具有直观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加强地理现象、规律的表达,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地图、提取地图信息、分析地图数据等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1. 地图引导综合思维。地图能通过叠加不同的地理要素展现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也能展现地理事物、现象的时空变化,帮助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思维[3]。例如,对农业区位因素这一知识点,设计将中国水稻、小麦分布等农业专题要素与1月0℃等温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地势三级阶梯界线等自然地理专题要素叠加,宏观展示在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农业地域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地形、气温、降水对水稻、小麦种植的影响,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
  2. 地图展现区域特点。通过提供展现同一区域不同地理要素的地图,或者不同区域同一地理要素的地图,让学生分析、认识区域,进行区域对比,形成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培养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格局的观察力。例如,为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配置“亚洲地形”“亚洲人口密度”“亚洲气候类型”“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区分布”四幅地图,让学生对比地图进行观察,分析地形、气候、劳动力因素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区域意识、提升学生空间信息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地图提供地理实践的背景资料。学生进行地理实践,需要了解开展实践的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地图能提供展现实践区域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背景地图,从而支持教學实践。
  二、地理图册中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图”,构建有效的图像系统
  地理图册中的图包括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景观图形象展示地理事物特征;统计图表以数据说话,反映发展过程;示意图和模式图表达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地理图册将各种类型的图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图像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描述地理现象、规律,阐释地理原理、过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图册中使用较多的图像组合形式为地图(或示意图)—景观图组合、地图—统计图组合。
  1. 地图(或示意图)—景观图组合。这种形式的组合图能同时呈现宏观与微观的地理事物概貌[4],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从不同尺度、角度去了解地貌景观特点,达到在野外观察识别地貌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描述地貌的形态、物质组成和成因时,一方面需配置示意图,或说明地貌的成因,或从较大的尺度展现地貌的形态;另一方面需配置相应的景观图,真实、直观地展示地貌,特别是地貌景观的颜色、季相(植被)等特征。
  2. 地图—统计图组合。这种形式的组合图能展现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让学生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例如,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需配置地图展现区域交通的空间布局,说明区域内外部的交通联系;另一方面需配置相应的统计图,以表示刻画交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化,从时空角度综合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地理图册与教科书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教科书受篇幅和承载量的限制,有的知识点难以展开。地理图册能在知识点叙述上与教科书互为补充,或以图补文,或以图释文,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注意与教科书的整体效应,通过与教科书紧密地配合,形成合力,达成课程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地理背景地图。教科书中讲述的某些地理事物、现象都有特定的地理背景,但书中无法一一详细介绍。因此地理图册配置了世界地形、中国地形、世界政区、中国政区以及全球、全国的其他基本地理要素、规律分布图,使学生在学习教科书时,能结合这些地理背景地图来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2. 用图像阐释重难点内容。地理图册侧重将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和用文字难以阐明的内容图像化,用图描述和讲解某个地理现象或过程,解读章节主题。进而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从空间、高度、时间等维度去思考问题,在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地理的时空、区域、综合等特性,逐步形成地理的思维模式,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的来说,地理图册对于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编制地理图册时,应关注地图设计、图像系统设计,以及与教科书的配合等方面,引导学生读图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充分发挥地理图册对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合理指导学生使用地理图册,逐步培养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页.
  [2]刘斌.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J].地理教育,2016(11):54~55.
  [3]李川江、周成娟、何刚树.挖掘区域图像信息培育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8(6):40~42.
  [4]李家清、石家锐.继承与创新:新世纪初中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研究(2001年至今)[J].地理教学,2015(2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