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下不下班听老师的,家长恐成“编外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家校共育理念不断普及,但在一些中小学,从批作业,到课堂值日保洁,再到监督学生考试,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队伍。
  1
  从打扫卫生到监考、陪自习,家长随叫随到
  “孩子初二了,晚自习三节课,前两节正常上,最后一节老师在办公室或者回家,家长轮流值班看学生。这样合适吗?”
  “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现在每次值日,学校要求家长必须陪同,而且明确说最好不要让老人来。这样好吗?”
  “孩子今年上六年级,每天老师都发信息给家长安排任务,有时出差几天,没给孩子签字还被老师点名批评。各位也碰到过这种事吗?”
  在“家长帮”等家长聚集的论坛上,类似问题一抛出来,就引起热烈讨论。从中不难发现,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去学校帮孩子值日,替孩子到学校布置教室、打扫卫生,甚至是监考、代班早晚自习等现象广泛存在。
  上不上班听老板的,下不下班听老师的。南京一位家长周女士吐槽说:“有次我出差忘了要去学校值日,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我。可是我的孩子明明打扫了教室,让孩子自己劳动又有什么问题?”
  南京一名国企中层干部王先生向半月谈记者吐槽:2016年孩子在南京某中学上高三的时候,学校要求家长轮流替老师监考。高三年级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轮流到岗。早自习期间,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时间,家长需要坐两个小时班。有的家庭父母没空,只得由爷爷奶奶上阵。
  “当时99%的家长都听从了学校的指挥,直到后来有家长向媒体投诉,这个规定才被取消。”王先生说,家长们很无奈,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对这种在中小学已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不能改变,只能去适应。
  2
  “编外教师”,是耶?非耶?
  针对学校教师摆脱部分工作责任,而家长被学校召来“干活”,承担大量原本与自己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有家长戏称自己为“编外教师”。
  对于“编外教师”这个身份,家长和老师究竟如何看待?
  有些家长认为,活动中积极活跃、愿意为班级付出的家长,确实能提升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
  特别是在班级活动中,热心家长们能帮助布置教室,帮老师购买活动物品,替老师迎来送往,出于对家长的感激和回馈,孩子能得到班主任老师更多的关注。
  但也有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谁都有本职工作,有时很难兼顾。像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心理上,不太能接受;在行动上,绝对都会支持。我敢说,大多数家长都是这种心态。”王先生说,因为孩子的事总归是自己的事,所以不敢拒绝老师。
  无锡某公办小学班主任沈老师则从教师的角度持另一种观点。她认为,这并不能全怪老师“偷懒”“失职”,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的教育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造成的。现在的教育现状几乎只给了老师教课的权利,而剥夺了老师管学生的权利。
  比如,对于学生不好好写作业这事,不少老师束手无策。
  “在我带的班里,学生的听写作业交上来,我圈出错误的地方,让他们下次交作业时要先改正错误,结果没有一次是学生主动改正的。人都有惰性,何况是尚无自制力的孩子。但现在的教育环境,老师们除了说教,就只能让家长参与教学,好好管教孩子。”沈老师说。
  如何把握责任边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伍肖认为,家校关系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合作意愿强烈但途径单一,家校存在冲突隐忧。
  从理论上来说,“家校共育”对于孩子成人成才十分关键,学校教育与管理需要家长配合。但是,教师因职业优势,在家校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有关专家表示,这种不对等有可能导致当教师将一部分应尽职责转嫁给家长时,家长无法拒绝,也必然会滋生学校的责任转嫁、不作为等乱象。
  如何确保家校之间正常合作不变形、不变味?
  专家认为,对于这类问题需要更加具体细致的分析,例如小学阶段,需要家庭更多的配合,因为这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无论何种情况下,让家长和社会深度参与学校治理,一定要避免打着“家校共育”的名号,给家长摊派任务。
  父母应学会当家庭教育中的“学生”
  日前,杭州一名十二岁女孩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引发了热议。为了提醒母亲不要太长时间玩手机,给自己做一个好的示范、给家庭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孩子入情入理地给母亲写了一封信,真挚动人。信看哭了很多家长,也让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2月16日《人民日报》)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有来也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读书成才已经成为了一种成长的最好选择。所以,“虎妈狼爸”出现了,学生在一种类似于“强加式”的氛围下学习。
  在父母和孩子的角度上,按照惯性理解自然是父母教,子女学,这样的组合也可以简单地说成家庭教育。但是,为何当杭州一名十二岁女孩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却引发了热议?为了提醒母亲不要太长時间玩手机,给自己做一个好的示范、给家庭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从中心内容来看,这封信是普通的,但是为何这封信会看哭很多家长?
  其实,笔者看到的是一种家庭的“和谐”,是一种教育上的“互助”。当家长习惯了管教孩子以后,那“家长”的身份似乎已经长牢,只能是黑脸的“张飞”,让孩子在“担惊受怕”中默默承受,所以,当那些自杀、离家的青少年出现之时,各种惋惜、各种反思接踵而至,如果当初不那么“严厉”的悔悟才越发觉得珍贵。
  一封“提醒母亲不要太长时间玩手机”的信能看哭家长的原因有这样两点:第一,孩子的懂事让人感动,懂得关心父母,这样的“孝心”来源于对父母的亲近和爱。第二,孩子站在了“家长”的位置上去提醒父母,希望父母能成为家庭教育的“示范者”,这样的沟通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样本”。
  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师、朋友甚至是“学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师并不单一指学校中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是“老师”,学生也能是“老师”,家长做好表率,孩子善于指出,才能让家庭教育不再只是呵斥和分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0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