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小学课堂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技术时代,学校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农村小学课堂随着互动教学平台的引进,教与学模式发生了改变。通过基于互动教学平台的新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案例课前、课堂、课后的分析,对新型教与学模式进行浅略研究。教与学创新模式探索不仅局限于单学科教学,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各种创新型课堂模式也逐渐走进部分农村小学课堂,这也是接下来教学研究探索的新方向。
  关键词:互动教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型模式
  一、网络学习空间和互动平台的引进
  近几年福建省教育部、其他市、区开通了各种教学云平台,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联网技术,利用移动终端等在平台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建构、共享与交流,改变学习的形态。通过各种互动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可在空间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应用。在备课的同时可参考和分享优秀教学资源、课件等;而学生课前、课后可随时在学习空间中学习教师分享的教学资源、上传作业,网络学习空间不仅为教师、学生课后交流探讨开通了一个互动平台,还为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支撑。
  学乐云·人人通教学互动平台也是一个能够展示学习资源的平台,同时在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开展学习上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在互动云平台上,教师于课前发布预习导学单,检查评价学生课前上传预习情况;课上,利用互动平台调用讲解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同时利用互动平台各模块功能,在课堂上能够及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活动与参与,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互动教学平台的农村小学新型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前——上传预习更高效
  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具体预习作业、下发导学单。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这课的学习中,教师利用云平台下发导读单,学生可根据导读单要求朗读至最满意的一遍并利用移动终端录音上传。而孩子在一次精益求精的朗读过程中已经在无意中将课文主要内容熟读甚至背熟,甚至他们的录音也为课堂学习应用提供了展示资源。
  (二)课堂——互动学习更有趣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具体形式,互动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活动与参与。例如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启用平台上随机点名功能,随机点名让孩子们在课堂中随时保持注意力与期待,并且锻炼了孩子上台表达能力。而平台上的小组评价机制功能,能为小组加上星星积分,能够激发孩子的团队竞争意识,让课堂更有激情更活跃;随堂拍照功能能够利用移动终端及时拍摄学生现场作品上传互动平台进行评价等。互动课堂平台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后——巩固拓展更灵活
  课后,教师及时上传课程资源,孩子可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登录自己的学习平台,对课程内容、课件等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巩固学习。利用互动教学平台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有针对性的课外拓展题,将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教与学创新型模式探索
  以上是笔者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互动教学平台的农村小学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浅略分析。而近几年,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基于农村小学教学的条件和学生素质发展,部分农村小学中心校开始尝试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开设3D设计课程,并尝试着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其他教学中;开设Scratch创意编程设计课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的设置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划分,导致学生难以将各学科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意义的结合,而创客教育、STEAM教育的开设,已经打破了这一惯性,融合了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但却是接下来我们教学研究摸索的新方向,仍需较长时间的探索。
  四、小结
  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总结“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尽管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不及城镇发达,但是农村小学课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正在改变。笔者觉得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继续摸索适合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兴趣为导向,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