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文化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人文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关键和最高目标。历史教学要围绕这三点从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提升学生历史素养,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突破传统,加以创新,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教师要明确教材重点和难点
  教与学,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初中历史涉及古今中外众多的朝代、地点、事件、人物,历史知识多、内容庞杂而课时少,要加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分清主次、依据课标确定重点内容和学习难点,明确知识体系框架与教学目标。[2]
  从教师角度而言,首先要熟悉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从而判断教材的哪些内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一般而言,学生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理解有困难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历史课的学习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接触的历史资料少,阅读史料有限,对一些陌生的历史知识感到困惑,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较快较好地理解。比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因为对远古时代缺乏感性认识,从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困惑不解。
  2.概念不清晰
  初中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概念和原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原理认知模糊、掌握不准确常常导致他们陷入认知困境。比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较为陌生的专业名词或历史概念,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学生理解不透彻,就无法理解不平等条约对我国造成的危害,无法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融会贯通难
  历史教材中一些时空跨越比较大,历史事件错综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往往需要从好几章教材内容中融会贯通进行掌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的经济制度的变革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民族融合的发展等。还有一些历史事件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影响,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二、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历史课堂学习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培养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兴趣,要多方并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如故事、诗词、歌谣、视频等,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性地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让课堂有声有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教师的专业素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讲解,强大的人格魅力,都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热爱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先学后教”,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学会看目录、看标题、看教材内容、看课后习题,初步掌握教材中的一般知识点,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内容多,跨越度大,涉及的年代、人物、地点、事件极多,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握历史框架,整理历史线索,理解历史规律,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性文章非常多,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注重积累,大量收集研究加以借鉴,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境而异,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不单指因学生的差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比如有的教师动手能力强,就可以多用“演示法”,有的教师说服力强,就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等。因课而异,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因境而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贴近生活进行教学,从而形成有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很多,关键要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寻找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方美英.初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J].新课程学习(上),2011(1).
  [2]乔丽军.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9):68-70.
  作者简介:常承祖,1981年1月出生,甘肅景泰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言和历史教学。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