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化,一些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是在上课管理规范方面,备课制度执行方面,听课评课制度方面,教学大赛评比制度上。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在改进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相关教学要求,出台和细化相应管理制度,明确教学大赛常态化,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
  关键词:诊断;改进;课堂教学;制度体系;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89-04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职业学校也不例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必然的归宿。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课堂也就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通中专或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整体成绩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度的执行则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师工作,加强了课堂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教学管理过程出现新问题
   依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苏教办职〔2016〕14号)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学校于2017年全面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和保障落实情况,在全校范围展开了立体式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了自我诊断。发现这些制度在运行时还存有诸多问题,具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课管理规范方面
   规范上课纪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切不可认为这是小事而放松要求。
   在学校常规教学巡查中发现,极少数教师在上课时间把控上自觉性还不够,上课铃响之前,未能及时到达教室;未到下课时间,学生已经出现在去食堂的路上;坐着上课的不乏年轻教师;上课期间摆弄手机的教师并非在开展移动教学;实训区(机房)对学生疏于管理,甚至无有效教学组织。
   (二)备课制度执行方面
  备课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项必备技能,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它是规定的教学任务,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常规备课检查中发现,上课前教师均有备课,能较好地执行学校备课制度,但也发现部分教师备课教案存在以下情况:
   1.沿用原来的教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所授课程与以往相同,只对授课班级和授课时间做了修改,其他的就沿用原来教案的内容。在社会飞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当下,许多知识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作为教师更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否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发展,甚至今后的工作。例如我国的会计制度正在逐步与国外接轨,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增加和修改,对会计专业教师来讲,沿用老教案肯定是不行的。
   2.使用教材自带教案。有些教材在出版时会附赠相应的教案及教学PPT,供教学人员参考。有些教师就原封不动照搬全用,殊不知这些教案只有通识性,对各校具体情况,学生特点却没有针对性。因此,这种教案只能参考,具体的学情分析,还要教师自己亲自来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进行备课。
   3.未能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没能充分利用好学科组、备课组的团队作用,没能发挥组内成员的智慧来集体备课。单兵作战不利于提高备课效率,更无益于提高备课质量。
   (三)听课评课制度方面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地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听课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下列现象,影响到听课评课作用的有效发挥。
   1.听课不评课。在学校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普遍存在着听完课就结束离开的现象,对教师上课情况不进行任何评论,不与上课教师交流或交换意见。
   2.听课不会评。在组织的评课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评课者,他们只会道好,不提意见;或是点评不中要害,看似旁征博引,实则无关痛痒。
   3.假听课。这种情况尽管不多,但还是存在的,主要是為了完成听课任务,借用他人的备课笔记,抄写一些,用来糊弄检查。
   (四)教学大赛评比制度
   学校教学大赛评比制度的初衷是以赛促评,将其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帮助教师成长,不是作秀,而是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真实展示。同时也为市、省、全国各项教学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做准备。
   这一新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一切还算顺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想尽办法不参加。有个别教师,不愿意参加比赛,通过多种理由来拒绝参加。
   2.出工不出力,作品质量不高。从参赛教师的比赛情况来看,有个别作品质量不高,单从这些教师平时的业务水平来看,是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可见他们是出工不出力。
   3.取用原有作品替代。在教学大赛的微课和教学设计项目中发现,有个别教师偷懒、图省事,将原来的作品不做任何修改就提交用来参赛。    4.不善于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尽管学校各教室已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但教师在上课时还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设备,甚至个别教师还是固执沿用老的教学手段。
   二、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分析
   (一)責任意识不强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之一。但是极少数老师将工作仅仅当做谋生手段,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渐渐模糊了理想信念,淡薄了传道受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忽略了“教师”身份前的“职业学校”这个定语,带着负面情绪看待与其他类型教育明显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背负着挫败感和无力感日渐忘了初心。事实上,在职业学校,精心地上好每一节课,其意义远远大于“尽到了责任”,因为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中来,是改善职教生态最直接、最有效的贡献。
   (二)检查工作不力
   因为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虽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但是手段和方式的单一粗放直接导致落实和执行力度打了折扣,似乎教学常规检查只是教务处、督导室某几个人的任务,缺少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检查容易流于形式,片面地仅凭教案的抽阅、学生评教的打分、一两节公开课或教学获奖就能评判衡量,缺乏系统。动真格“红红脸、出出汗”的检查不多,对于敷衍工作的教师起不到警戒作用,对于真心开展教学改革的教师也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奖惩制度不明
   奖惩双向并举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上进、鞭策落后,但是碍于情面的惩、拉不开距离的奖反而不利于管理,无益于团队合力、教师发展。
   三、改进的具体保障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积极寻求办法,研究具体对策,改进相关制度,全力推进和保障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运行。
   (一)强化教案、作业、考试命题及阅卷的要求
   1.重新明晰教学要求。针对在教学诊断中普遍存在的对教师相关教学工作要求不明等问题,学校再次重申教案、作业、考试命题及阅卷等要求。在教案编写方面,教案编写要符合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基本规范要求(新工作三年内的教师要求编写详案),要有提前量。在作业布置与批阅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每次课后要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一定量的作业,教师要对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及作业提交提出要求,并对所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批阅。在考试命题及阅卷方面,每位教师都有参与考试命题的义务;考试命题应符合相关命题原则,紧扣学习内容,难易适度,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或者明显失误,试卷编排也要符合相关规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到指定部门;要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任何情况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考试内容;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按要求认真规范阅卷,做好成绩登记上报工作。
   2.归口各自检查职责。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检查教师工作执行情况,保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料检查的对象为全体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由各系和职能部门根据教师管理归属组织检查,并做好记录。二是,教案检查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初、学期中和期末,作业检查时间为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前。三是,考试命题检查时间为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四是,教务处将在每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的三周内,对全校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的教案进行随机抽查,抽查面不低于20%。五是,对在教案、作业、考试命题检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并落实整改措施;对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经验,给予表扬。
   (二)出台巡课制度
   开展巡课,教学管理人员在正常上课时段内,到教学(实习、实训)区的教室(实训、实习室)外,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现场巡视,掌握教师的课堂表现,全面了解教学动态,主要是对任课教师的到课、课堂教学秩序的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目前,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巡课制度,将会有效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参与巡课管理力量强。在我校参与巡课的教学管理人员面广涉多个部门,主要包括:学校领导、督导室成员、教务处和各系相关教学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成员。
   2.巡课要求清晰且明确。对参与巡课工作的相关部门,均有明确职责要求,各系每天要安排1人在本系教学(含实习、实训)区域内巡视并填写《巡课记录本》;教务处每周至少安排2次全校性巡课,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局部巡课;校长室和督导室成员不定期巡课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信息中心要利用教室监控设备对教学秩序进行抽查,每周至少4次对教学场所的监控画面进行抽查,重点查看上午第一节上课、上午第四节下课、下午第一节上课及下午最后一节下课(放学)的情况,并做好抽查记录。
   3.巡课执行情况有监督。主要是对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教务处每周要安排时间对上周所有的巡课记录进行问题整理,并向相关部门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校领导每月要对所联系系部的巡课记录进行批阅,提出改进建议。
   (三)加强听课管理
   学校明确所有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有听课学习的义务,对不同类型相关人员提出了具体听课任务。听课人员不仅要并做好听课记录还要填写听课反馈表,上交相关统计部门。
   1.教务处要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为校长室和各职能办处干部提出建议听课名单,校长室和各职能办处干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听课,听课情况要尽量与任课老师交流,所有听课记录要反馈给教务处备案。
   2.各系也要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制订本系干部、干事随堂听课计划,干部、干事要做好听课记录和与任课教师交流工作。
   3.教师间听课由教师自主选择,并做好听课记录,每学期结束后,各部门要对所属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检查登记。
   (四)教学事故认定原则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对教师的要求、数量和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各系应反复强调并明确教学工作责任,尽量避免教学事故的产生。
   2.坚持及时认定处理原则。教学事故发生后要认真区分事故类别,一般教学事故由系部认定并处理(学期结束时报教务处汇总归档),重大教学事故由系部会同教务处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校长室批准。
   3.坚持治病救人的原则。在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中应给予当事人充分说明申辩的机会,对能主动说明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的当事人,可酌情从轻处理。
   4.坚持与考核挂钩的原则。教学事故一经认定,均应根据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在年度评优和绩效考核中有所体现。
   (五)教学大赛常态化
   全国、省市教学大赛已经常态化了,相关项目要求基本是不变的,从而为学校教学大赛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基础。
   1.延长参赛教师的准备时间。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只有保证参赛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参赛作品,因此适当地延长参赛教师的准备时间,提前将大赛通知公布出去。
   2.赛前进行针对性指导。借助赛前集中指导,让相关项目的参赛教师进一步明确参赛要求。同时,对项目进行分组委派相应指导专家,帮助和督促教师完成参赛作品。
   3.进一步明确和提高教学大赛奖励。统筹学校教学考核奖励机制,明确教学大赛奖励办法,提高对获奖教师的相应奖励。
   (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重要依据
   目前,江苏省每年都要统一组织学业水平考试,对中职专业学生的各科学业考核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借助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破解对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查和考核。在这方面,学校亦可尝试制定相关考核奖励办法。
  责任编辑:曹鸿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5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