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追求美丽如诗的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读了杜甫那首意蕴深远的《春夜喜雨》,静静思来,我突然发现:如果数学课堂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是以生為本的课堂,就是情感飞扬的课堂,就是发展个性的课堂,就是评价多元的课堂,就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真实有效的数学乐园。
一、关注细节 激趣引思
传统中的数学课堂,以师为本、以案为本、以教定学,学生要么正襟危坐听老师讲解,要么做大量习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在这低迷枯燥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消磨殆尽,而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排除自身的文化优越感,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介入学生的实际需要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沟通、协商,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惊叹中真正领略到数学原来如此伟大如此美丽,从而对数学产生一见钟情的情感体验。比如:上次听了一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老师在让学生折一张纸的1/2时,有位学生却折了个1/4。这个老师没做什么犹豫,而是先请该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1/4,并请他领读,然后问全班同学:“刚才,老师让折1/2,他却折了1/4,对这件事大家怎么看?”于是学生各抒己见:“多折了”“跑题了”“折错了”……正在答案千篇一律的时候,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觉得他很有超前意识,您让折1/2,而他却超越了您的要求,折了一个1/4。”刚说完,老师就向这个学生深深鞠了一躬,他说,感谢这个学生启迪了全班同学对分数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有了这样的鼓励,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学生纷纷折出了1/8,1/16,3/16,1/32等不同的分数,类似的事情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也经常碰到,我们一般会这样处理:老师让你折1/2,你怎么折1/4,错了,重新想想;或者敷衍了事、搪塞过去,然后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这个老师却抓住了这个动态生成的错误,根据学生的需要,从肯定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并鞠躬感谢学生的错误。这一感谢犹如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滋润了学生的心田,从而也给这节课增添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互动交流 生成精彩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盲目的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抛出问题,便宣布讨论开始,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地开始说开了。等过了几分钟,听见老师一声击掌,于是讨论结束。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上学生交流得怎样:学生有的只做不合;有的各自为政;有的只有小组长一个在说,其他都似南郭先生一个——滥竽充数。总之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小组合作其实掩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甚至剥夺了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和发言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检查。而对于一些没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不必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否则学生会逐渐对合作学习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比如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首先,请小组合作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有的学生分析:英语是一门新设学科,同学们倍感新奇,课堂形式也很活泼,所以大家最喜欢上英语课;也有的学生认为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以前多了,因为现在课上经常开展一些操作、游戏活动,同学之间有问题可以提、有意见可以争论,老师有时候也比较幽默;还有的学生建议:老师要阻止某些同学取笑回答问题有错或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同学,使大家都喜欢你的课……其次,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这里,我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这两个称谓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做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犹如一场及时的甘霖,温润了干涸的土地,从而为这节课增添了勃勃生机!
三、享受成功 升华情感
一个课堂,如果缺少了真挚的爱,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去鼓励学生,有时还要给自己的教学内容赋予一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接受这些内容的同时,也会感到某些情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前,我问学生:“一条河流如果一直流淌下去,最终会形成一个什么形状?”学生兴奋地猜测着,等听到结果是一个圆周时,他们有些吃惊了,趁此我讲了数学中的圆周率,讲了数学的魅力。我告诉学生数学是自然学科中最明亮的明珠,数学的运用相当广泛,涉及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甚至音乐等各个领域。
又如: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上每次做对一道题学生都会大声叫着“耶!”,有的还挥舞着手做出V字形,看得出这种宣泄方式学生很在意,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成功,恐怕比不温不火的表扬更加有效,于是我鼓励他们说:“正确的同学还可以再大声一点,如果全班都做对了老师和你们一起耶!OK?!”
学生都是有着丰富情感的人,我们教师唯有像知时节的好雨,努力地去识读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情和他们去共同享受成功、面对失败,才能使学生的那种怦然心动的数学情感悄无声息的弥漫在课堂的每一时空。
四、营造和谐 张扬个性
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别人“俱黑”我“独明”的人。因此,我们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解放他们被束缚的个性,让他们在具有充足的阳光、空气、水的数学课堂中,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经过研究,学生自己发现了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并得到计算公式S=2πr2+Ch。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正要往下进行教学时,有一个学生很自信地站起来说道:“老师,还可以这样来求: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即: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底面半径与高的和。”其他学生先是听得一愣一愣的,接着迷蒙的双眼变得清澈了,嘴里发出了“噢——”的感叹声!此时我分明感觉到了他们放飞思维后心灵的轻松和满足。于是我也由衷地说:“谢谢你找出了那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你的方法连老师也没发现哦。”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想: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在于营造个性张扬的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于课堂,让闪烁灵光的思想在课堂上驰骋,让学生的个性在一个个“奇思异想”中得到张扬。
五、多元评价 丰富内涵
传统的评价是一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评价。新课程下的课堂,我们应实施“全人”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外,还应注意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重视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使评价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可以倡导学生课外写写数学日记去反思自己,也可以通过“说说我的同学”“爸妈对我说”等的形式,重新认识自己。当然,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鼓励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可以这样说:“你的思维很有深度哦!”“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哦”“你的这个解题思路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师的解题思路,你真的很棒哦!”……这些即时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我们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向每一位学生送出去,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能激励学生终生去探究知识。但是,课堂上并非都要即时评价,有时也要采用延时评价,比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些同学就说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我没有对这样的判断采取即时评价,而是保持沉默,一会儿就有一些持有相反看法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组织大家展开课堂讨论。
科学研究也表明,别出心裁、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创造性思维的阶段,使用延迟评价,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沉默中相互启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
米卢以“享受足球”的理念,带中国足球队首次冲出了亚洲,冲进了世界杯。我们数学老师何不以“享受数学”的理念帮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呢?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真能达到“春夜喜雨”般的境界,那我们的课堂就会如同童话、儿童画一般为学生所喜爱,那就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品味数学课堂的魅力吧!
【作者单位:江阴市大桥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