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教育名词逐渐被提及,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语文实践教学成为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实践,离不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把握,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热爱之情,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等学识修养和文风等人格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多层次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小学語文素养是指在小学时期具有较稳定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就是指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行文风格、人文情趣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实践
(一)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为学生构建“四个实用课堂”,确保语文课堂有序、有力、有趣、有效。这四个实用课堂分别是“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必须以“四个实用课堂”做基础。
“情感性课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这与核心素质培养的理念不谋而合。这里的“情感”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的激情、热情与爱心,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融情”,是学生与文本心灵合一,情感洋溢的表现。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交流性课堂”“自主性课堂”以及“开放性课堂”,旨在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文本对话的课堂目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质疑析疑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提升。
(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必要和重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丰富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语文能力(语言文字欣赏、审美能力等)、较高的人文素养、阅读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创新的技能、较强的识字、阅读与写作技能等。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借助教材载体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新颖的课堂导入、精彩的教学过程、干练的教学总结等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教材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核心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品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等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晓容.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