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尽管外人期望教师能够成为不普通的人(例如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许多教师眼里,也只把它视作一个普通的职业。于是,我们常常听到教师同行说:“我只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就行了。”或许他不知道的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其意义也可以不普通。
  曾读到这样这一段话,颇有感触——
  后来才发现“普通”其实是很难的,像长辈所说的“做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一份普普通通的爱情,最后组建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原来要付出很多。总感觉“普通”不是“平均”的意思,它其实更接近“理想”。
  若按此段文字的逻辑,“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其实质是“做一个理想的教师”的“普通”说法,亦指教师职业的应然之义。平时,我也经常对外宣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是我的教育理想。在我看来,教师职业的应然之义完全可以从“普通”二字来理解。“普通”可分解为“普”“通”两字,分别代表着两层意思:“普”意为让我的教育教学“普惠”学生(后来我调到教师进修学校,这就变成了让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普惠”教师,然后由他们去“普惠”学生);“通”意即努力成为“通才”,一专多能,让自己的课或所指导的教师的课异彩纷呈,赢得学生欢迎。这里的“通才”不能仅仅理解为知识面的宽广,更应该包括人的综合素养。
  为了能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奋发图强——
  在专业上,学会“钻”
  要能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具体而言,我主要锤炼两个方面的功夫。
  一是“钻”在学生中。教师为学生而存在,也因学生而成就。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教师的成就就是成就学生。要能够成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有什么”“要什么”“友什么”“忧什么”……然后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多情”,理解学生的“出格”,理解学生的“差异”……
  教师了解了学生,还不够,还需要能被学生了解;教师理解了学生,还不够,还需要能被学生理解。要能够被学生理解,教师就需要做一些能够感动学生的事,例如保护学生自尊,提升学生自信,促使學生自奋,引导学生自主……
  不管是教师了解和理解学生,还是能被学生了解和理解,都需要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之中,经常与学生打交道,才能有鱼水之情。至于谁是鱼谁是水,不必分清楚,也只有分不清楚,才可能是真正融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需要教师时,教师就是水,学生就是鱼。那么,会不会反过来,教师成为鱼,学生成为水呢?完全有可能。
  一种情况是师不如生时,在高中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在小学教学中似乎很少,但我认为,当学生有特别的想法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虚心求教,或许会看到新的天地。如此的“师不如生”,经常会发生在“亦师亦友”这种甜蜜关系中和“海阔凭鱼跃”的良好氛围中。例如有这样一道语文连线题:
  白云 蓝天
  小鱼 河流
  标准答案是“白云”连“蓝天”,“小鱼”连“河流”。但有一位学生却把“白云”连到了“小鱼”,这就让教师看不懂了,于是不耻下问,问了才发现这位学生想法非同一般:“白云倒影在河流中,小鱼不就游戏在白云中了么?”如此颇具想象力的关联,竟把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教师大开眼界,连连叫好之余不禁感叹:师不如生。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在实施生本教学时,必须探明学生这滩水的深浅,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决定教师的教法。没有了学生之活水,知识就会僵死,教师就会“死教”。教师只有探明了学生这滩水的深浅,教学才能左右逢源,课堂才会显现出灵动的局面。
  二是“钻”在学问中。教师要不要做学问,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我看来,教师更多地要做“学”问——研究学生问题,首先是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中遭遇的头疼问题。而许多问题教师之所以头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看不懂学生,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去理解学生,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想要解密教育现象,特别是那些让教师感到无路可走、无计可施的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首先要能够解密孩子的心理。这,就是一门学问。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写道:“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罗曼·罗兰也说过:“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湮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学会观察,是研究学生的重要方法。
  “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首先要能看透孩子的心理。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在跟儿童打交道中,成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困境之中。跟过去一样,他恍惚地迷路于广阔的森林之中,但没有一个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即他的错误在于他自身”。归根结底,他“迷路”的原因是不知道儿童心理,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或许有人说,孩子的真实心理,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但有时孩子未必愿意对你说,也可能不好意思说,特别是在发生一些不愉快的问题行为时,孩子更不会说。此时,就需要教师练就火眼金睛,善于通过教育现象中的蛛丝马迹来分析和探究孩子的心路历程,并依靠诸如生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技术手段来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由此可见,研究学生的学问还真多。
  一旦我们能够拨开问题行为的迷雾,解开孩子心底的秘密,或许就会意外地看到问题行为表现的另一面,此时,我们可能恍然大悟,问题并不是“问题”,也就能够看到别人没看到的方面;一旦我们能够剖开问题行为的谜面解开孩子思想的谜底,或许我们就能轻松找到解决问题行为的方法,此时,问题不再是“问题”。
  总之,做好“学”(学生问题和学习问题)问,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非专业上,学会“转”
  要能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要提高自己的“非专业素养”,因为“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做得更专业。唯有这样,教师才能玩转自己的专业、玩转自己的课堂。
  著名画家达·芬奇常常“不务正业”,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竟然在建筑、音乐、数学、解剖学和植物学上都颇有造诣。达·芬奇从1503年开始创作《蒙娜丽莎》,断断续续,直至他1519年去世前才完成。期间他在做什么?批评家认为,他把时间花费在了做光学实验和其他一些令人分心的“非专业”事情上,使得他无法专心于完成他的美术作品。然而,正是这些“非专业”的事情对其作品的创造性至关重要。正如历史学家威廉·帕娜帕克尔所解释的:“他对光线如何照射球体的研究,对创作《蒙娜丽莎》和《施洗者圣约翰》带来影响。他在光学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推迟他完成一幅作品,但他最终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绩却取决于他的这些实验,选择性拖延或许耽误了达·芬奇完成某些任务,但这些任务和他内心的浩瀚宇宙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教师要真正胜任教师职业,也应该“不务正业”,兴趣尽可能广泛,普“通”(普遍通晓)了,就不再普通。难怪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在谈到兴趣和研究的关系时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我们搞学术研究也是这样,要有发展眼光、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这样才能出大成果。”
  关注“非专业素养”的提升,势必会关注“非专业领域”的知识,也就能够实现跨学科学习。据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同一宿舍安排了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住,以让这些来自不同系科的学生,在每天面对面的环境下,相互交谈接触,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做出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而我们的大学学生宿舍,一般都是同一专业的人住在一起,以便于管理,却不利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想和学术交流。
  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做好”教师的基础。但如果要做“好教师”,只有专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非专业素养”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并且会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中小学学生都是年轻的生命,大都不喜欢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只盯本份事”的“老古董”。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有着非专业的“绝技”,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了教师这个人,他们自然会喜欢這个教师所教的专业。有一位学生这样写他的数学老师——
  我喜欢上陈老师的数学课,除了喜欢数学,更喜欢听他在课上“跑题”。比如他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他会先让一个同学上来做一遍。然后他看着大家问:“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不停追问,直到没有人接茬。
  所有人都充满期待地等待他的答案,但他突然扯起了别的:“人的思维方式有如下几种……”他会花很长时间来讲人的思维方式——与数学无关,可能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心理。现在回想起来,他在课堂上的“题外话”是最让我受用的。
  首先,“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的思维变得更广阔。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锐角、钝角”等数学概念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它们为何这样取名?或许,用语文的方式解读这些数学概念,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并记住了它们所表达的数学意义。
  跳出自己的专业,可以防止“工具锁定”现象:“当你手中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往往会把一切的问题都看成钉子。”比如当你只会三角函数的时候,你看到任何平面几何的题目都下意识地用三角函数去解。我们所拥有的专业,会限定我们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总是站在一个角度固定地去看待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尝试拿起别的学科工具,站在别的学科角度看问题,可能会看到另一番风景。
  其次,“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灵活。“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成为“博士”,平时能够博览、博闻、博取各种可用作教育的资源,在教学时能够博采众长,实现教学的“跨界”,课堂也必将呈现让学生耳目一新的生动局面。
  例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never(从不)、sometimes(有时)、always(总是)、often(经常)这几个单词时,别出心裁地用了数学知识——画了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三份:全部空白时,表示“never”;涂三分之一颜色时,表示“sometimes”;涂三分之二颜色时,表示“often”;当三份全涂满颜色时,表示“always”。下课时,学生冲她说:“老师,这节课真好玩!”
  可以说,“老师,这节课真好玩!”是学生对教师的最高评价。这种评价,恰恰来自于教师的“非专业素养”。当教师具备丰富的“非专业素养”时,更可能实现“无边界的教育”,使教育教学走向开放。
  再次,“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的形象变得更可爱。教师的基本功一般都围绕专业训练,例如数学教师的徒手画圆、地理教师的徒手画地图。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会唱京剧、一个数学教师会讲故事,这些“不务正业”的“非专业素养”很多时候就能让学生刮目相看,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一个专业教师做专业的事并不稀奇,而一个专业教师做非专业的事情并且做得很好,就不得不让人惊奇了。例如,有一位数学老师大玩跨界写歌词,其让学生敬佩的程度要远远超过语文老师写歌词。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这段话语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点信息:一是“教师的知识视野”完全可能涉及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二是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不仅可以让教师做得更专业——“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且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和诗人”,这可是教师的“非专业成就”,也是许多专业教师所达不到的职业境界。
  如果你能成为“教育过程的艺术家和诗人”,就会感觉教育并不枯燥和烦闷,就会发现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充满着诗意,也就能够达到作家王朔所说的生活状态——“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许多教师之所以对教育生活产生厌倦,就是因为感觉到“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而教师的“非专业素养”却能够让教师“内心丰富”,从而发现每天的教育都“不一样”,学生也能发现你与一般教师“不一样”。如此,或许我们就能够抵达完美的工作状态——“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卢梭语)
  最后,我想说,在优秀教师的眼里,“非专业素养”也是帮助他凭借个人魅力来展现知识魅力的专业素养。“非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做得更专业!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5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