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向光,把影子丢在背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转眼又过去了三分之一,虽然一如既往地没有“诗”,虽然始终不能摆脱“苟且”,但总有些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事情和不平凡的远方,值得拾掇一番,流连一回,以告慰过去的努力和“逐光”时横流的汗水。
  交了个朋友
  人到中年,逐渐学会了做减法,有意无意的,缩减了朋友圈。但2018年,我为认识章勤琼而感到心情畅快。
  章勤琼,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这些头衔,每一个都需要强劲的实力为支撑,因而勤琼教授虽比我小了五岁,我却视他为我的师长。
  其实,早在几年前的暑假,到北京参加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组委会的一个活动,我们就互相认识了。那时我做了一个分享,章教授觉得我说得不错,就彼此加了微信;然而,我终究是一个小学老师,不敢打扰大学教授。
  再后来,我断断续续写了几篇小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显摆”,勤琼教授总是及时给予我褒扬,甚至用他自己的公众号转载我的文字。于是乎不断有人说知晓我这号小人物,其实都是勤琼广而告之的结果。
  勤琼热忱,我终于走出自卑的“小天地”,申请加入勤琼召集的“温州大学小学数学名师共同体”。虽然我在苏州上班,就是高铁,奔赴温州也得四个多小时,何况还有诸多人在江湖的不便,但是一年里,我竟多次往返于溫州、苏州。因为每一次前往温州大学,我都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我都看见了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上的短视。我太享受与勤琼的交流了!我们可以共鸣,可以争论,可以各执己见,可以彼此启发。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我,由于年代的缘故,我只读了中师,许多数学上的知识缺乏,对数学的本质理解不到位,一与勤琼聊聊,便有了茅塞顿开的淋漓酣畅。勤琼真博士也!
  勤琼还邀请我在“中澳小学数学教育比较研究”论坛,和“台湾清华大学—温州大学分数教学”大会上,公开执教《认识几分之一》和《埃及分数》。这既让我见识了不同教材、不同文化背景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处理,也让我辨别出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促使我更多元地思考如何用教促学,如何通过教学让数学成为学生的一部分。
  就这样,交换眼神后通过心灵确认,交了勤琼教授这个朋友。在也许不是最好的年龄阶段,我遇上了最好的人。就这样,我在四十岁又开始摇曳成长,一路的疲惫、迷惘、心酸,统统成了背影。
  读了些书
  逐光行进,遇到光是迟早的事。刘晓萍,苏州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当家人,一束特别鲜亮的光,更是温暖的、温馨的光束,仿佛春日的艳阳,带给人萌动的期冀,催发向上的力量。
  农历鸡年年末,刘晓萍老师让我加入她领衔的“基于区域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指导我成功申报了苏州市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毕业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为了让研究不落入俗套,或者说我们不想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抑或说我们想要在他人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于是围绕核心素养和评价这两个核心词,我阅读了《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数学素养的内涵、测评与发展研究》《数学素养新思维》《促进数学的测验与评价》《小学数学测量与评价》《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教学评价》等十几本书籍。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发现自己的无知,同时也发现了未开荒的林地。一头扎进去,课堂让素养可见,评价让素养可见等思路打开了教学的视野。刘老师常常不忘告诫:“要做真研究。”是呀,每一个日常、每一节教学,就是研究的时空;带着课题进教室,课堂即是研究。靠近光源,课题这棵树营养充分,我先后发表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探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再见”数学,深耕核心素养》《诗意的教学模式 素养的课堂表达》等10多篇论文,前两篇还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上一个课题刚结题,刘老师又命我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学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研究”。“学科关键能力”有着怎样的历史脉络?何谓“小学数学核心内容”?这是自然要明晰界定的两个前提。于是,我又向书本寻求解惑,这些书籍就一一映入眼帘——《数学史概论》《中外数学史概论》《数学教学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数学讲座》《来自德国的数学盛宴》《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我一个从安徽乡下来到姑苏城的小学老师,通过阅读,被这些伟大的教育思想所滋养。而素昧平生的刘晓萍老师,悄然成了我的贵人。不管刘老师乐不乐意,在我的心底,已隆重地称呼她为师父了。
  师父寄语我:“在中国最具书香的城市,在这所理想的校园,好好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不由得想起当初自己在纠结中,转赴现单位任教时,师父竟于百忙中抽空来校“开坛传经”,为新来的我加分。每每在我遇到一些关键处的抉择,师父以其一言一行,领我走向光源。
  多收了三五斗
  追逐光源,“苟且”被稀释。翻开“逐光”的日子,除了上文叨叨絮絮的交友、拜师、读书、研究课题外,在教育教学方面竟也多收了几成“硬通货”。
  2018年教师节,苏州市教育局给我发了张“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证书,我深知,这是对我的勉励,更是对我的期许。在这之前,我还被评为“阳澄湖教育人才”;前一阵子,学校又推荐我参评“环绣湖教育人才”。而让我格外惊喜的是,区教研员董齐珍老师推荐我为区数学中心组成员,这可是全区仅有几个人的组织,一个携带着荣誉与责任的组织!
  前文也写到在课题研究方面,已经发了些许文字。但重新翻看知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写下了十多万字,还成了某知名教育杂志的签约作者。
  去年五月份,全国行知教育思想学校联盟在四川邛崃市举行“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主题论坛,我应邀展示《运算律的再认识》一课。另外,去年暑假举行了苏州市小学数学教师第二届素养大赛,临考前,董齐珍老师安排我做一次分享。我以中国数学发展的进程为简本,改编了一些《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数学著作中十五道经典名题,和全区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一起探讨解法,不亦乐乎。讲座交流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这些都是“逐光”的一部分,值得保存在生命里。
  作为一位小学教师,不负努力而取得这样一点小成绩,如果说不窃喜,那就比较虚伪了。然而,我更为开心的,还是自己的团队在提升,蔡老师被评为了区学科带头人,裴老师职称晋升了,徒弟中有荣获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在素养大赛中崭露头角的……当然,我最为得意的,是我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如野草般疯长,多位学生获得了省数学小论文竞赛一二等奖,还有多位学生的数学小研究登上了《小学生数学报》和《少年智力开发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5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