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中,运用CAI助力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其重点是在学校中普及和运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如何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能高效培养出一批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大课题。
[关键词] 小学科学;CAI; 教育信息化
嫩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在校就读的学生有60%以上来自农村。随着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新的“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所替代。但是,教师的专业性和特色教学模式还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基于些种情况,我校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究,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深化学校素质教育。
一、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教学创造条件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性要多于理性,一些更为直观的手段效果会更好,他们对自然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满足学生这种求知欲望,教师可选取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短小的视频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基础教育改革立足于素质教育基础之上,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在设计和使用CAI课件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宽松、和谐和愉悦的学习环境,在人机交互活动中真正达到引领和促进教学的效果。
二、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在性别、年龄、智商、个性、知识、能力、气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复杂的教学群体。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逐步深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设计CAI课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提供给学生声画并茂、难易不同的展示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气氛和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还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知识、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和时间。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CAI课件中设计了一些有关学习内容的补充知识,如环行山形成的模拟动画,月球的三维俯视动画以及“阿波罗号” 登月过程的视频等。学生可以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去浏览和学习,探索感兴趣的月球奥秘,发展个性。
有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录制一些小视频来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成果,如学习《水·土·植物和人》一课时,让学生以大雨过后的农田为素材进行拍摄。学生可以亲眼看到:有的农田黑土少,黄土多甚至有大量沙子,秧苗矮小;有的农田排水便利,庄稼肥壮。学生将拍下来的视频或图片进行展示,针对这些实际,同学开展热烈的讨论。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水土流失带给农户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到了水、土和植物之间的关系,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有的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有的认为应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有的认为应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拦沙坝和水库,减少水土流失。
三、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学习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安排必要高效的练习和实践,指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探求新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设计的CAI课件必须坚持主体性、自学性、操作性和循序渐进等原则,做到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問题的应变能力。
以学习《爬行动物》一课为例,自然界中我们所知道的爬行动物数不胜数,单靠书上的几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教师可从网上找到一些关于爬行动物内容的网址,收集爬行动物的相关信息,从它们的外形特征到生活习性,以动态的形式再现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些动物有相似之处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然后用计算机展现爬行动物的共同之处,组织学生自行观察、探究,得出结论: 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爬行、用卵繁殖后代,进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了《分一分》一课后,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用CAI课件制作了许多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植物的叶和果实,并把相应的问题输入电脑,让学生先按教师规定的标准分类,然后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把这些信息分布给每台计算机,学生接收到信息以后,独自操作计算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给这些叶和果实分类,并把答案显示出来。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每完成一项内容,计算机就给以相应的评判,对于分类正确的,计算机会告诉学生: “真聪明!”“分得很正确!”这样,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给物体分类的兴致高涨。对于分类错误的,计算机也给予评析: “请你再认真地观察一下”“再认真地思考一下”。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给物体分类的知识,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负”创造条件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科书中的具体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当地的情况。因此,教学时应从当地的自然情况出发,选取当地的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本地自然条件、教学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很适用于科学课探索教改出路。为此,教师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对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情况、本校的自然教学条件和现状、学生对自然课的认识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优化组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全体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在教学《能源矿产》一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请一些在矿上工作的学生家长录制了一些小视频,拍了一些图片,并请工人师傅为学生讲解,学生就如深入矿井实地考察一样。这些素材不是高尖端,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真实感极强。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亲眼看到煤在地下的分布特点,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有的断裂,它们都夹在沉积岩中,在煤层中学生还看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过程。
素质教育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为“减负”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在课上就能理解学习到的知识,课后稍加巩固就会轻松掌握。为此,教师在设计CAI课件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合理进行课件设计与制作。CAI设计不仅是个体智慧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学课件凝聚个人和集体智慧之精华,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自然现象的变化、天体的运动规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内容需长时间观察。一般情况下,学习时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叙述和观察课本的插图,这是很低效的。学生对蚂蚁这种昆虫有所了解,但蚂蚁挖洞、交流信息、打架等生活情节是非常神秘的,令人神往的。在准备这一课时,要发动全体自然教师的智慧,一起收集资料,进行汇编整理,集体备课并设计成CAI课件。课件生动而详细地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行演示,展示了蚂蚁全年的生活情景,同时还配上音乐。课件在短时间内给出生动的动态现象信息,揭示出蚂蚁复杂奇异的生活规律,从而缩小了教与学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素材。学生可以感受到微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这样的课上得活泼而有趣,而且印象深,记得牢。如此一来,学生课后的观察作业变得轻松而有趣,没有负担,效果更好。
实践证明,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所产生的新型课堂是高层次、高效率的课堂,它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调整原有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振铎.开发本地课程资源 培养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08).
[2] 肖新杰.运用电教手段提高科学教学效果[J].科学时代,2012,(11).
[3] 肖新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自然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8,(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46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