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学习习惯可检测性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其中,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能否养成好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做了如下的实践研究。
  一、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通过问卷和座谈两种形式,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前,笔者做了积极引导,让学生知晓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家的真实的学习习惯以开设习惯培养课程”,因此一定要真实反映自己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基本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已经养成了一些较好的习惯,但也不够全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经过分析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教导,没有通过系统的实施办法加以落实,自然难以形成全面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研究与实践
  针对良好习惯不明确、缺乏系统落实办法这两个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具体分析和探索。一是让班主任和学生明白习惯的重要意义,并从诸多习惯中找出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几个习惯。二是制订具体的习惯培养标准,并且要使这个标准可操作、可检测。有了标准,学生才有努力的方向。当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时,才能评价学生的习惯是否达标。三是围绕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1.筛选出最具影响力的习惯
  通过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对初中生最具影响力的八个方面的习惯:上课、巩固、规划、高效高标、执行力、思考、不畏困难、吸纳新知。之所以选择这八个方面,是因为上课、巩固是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环节;规划、高效高标、执行力、思考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不畏困难则是一种态度或品质;吸纳新知则是用于保证能够随时汲取外界“能量”,积蓄“营养”。
  2.制订可检测的习惯标准
  对以上八个方面的习惯进行细化,制订具有引导作用的可檢测的标准,以便让学生知晓“什么是好的”。具体内容如下。
  引导学生会上课。一是要让学生知道课前3分钟要做什么,除了必要的准备外,还要知道上节课讲的要点问题和方法哪一个更重要。二是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板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三是要引导学生每天至少有三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段。四是教师至少有两种控制课堂教学秩序的方法。五是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要点总结出来。
  引导学生会巩固。一是学会写作业:要先复习后写作业;分清参考与抄袭的区别;会检查;能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如作业能按时完成、正确率高、规范等)。二是会用教辅:知道好的教辅标准是什么,会选用教辅;知道如何利用教辅中的例题进行总结和练习;会参考优秀学生的教辅。三是会复习:知道何时复习最关键,每天、每周都有固定的复习时间;知道复习什么内容;能明确说出或写出,甚至编出练习题。四是有纠错本:知道整理哪些内容,并能够利用它们。
  引导学生会自我规划每天、每周的时间和任务。一是会根据时间和具体情况制订任务。二是能将许多繁杂的事情按先后顺序安排好。
  引导学生做到高效、高标准。一是要明确效率的定义:在单位时间内能完成多少有价值的任务。二是记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在完成每一件事时,都要反思“这是否是我的最佳水平”。
  引导学生能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一是要会制订计划。二是要有良好的执行方法,做到做前思、做中思、做后思。
  引导学生会思考。一是要善于观察,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二是要知道如何总结,要善于总结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知晓其所包含的知识点。三是每天至少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出来。
  引导学生不惧怕困难。一是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二是不遗留问题,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引导学生吸纳新知。一是每天能从同伴身上学习好的做法。二是每天能从电视新闻、报纸中了解一些有意义的事,并能说出意义何在。三是每周要有一次实践机会,并从中积累或内化知识。
  3.依据标准制作评价量表
  要想有效地落实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检查,而检查就需要评价量表。为此,笔者通过实践,制订了重要习惯的自查与校查量表。
  4.依托检查落实对良好习惯的培养
  落实标准要先做好动员。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与具体的要求,再由班主任给学生做动员,让学生知道习惯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好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并将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一学生进校后的前三个月,推行“习惯养成月”活动。每个月围绕三个习惯进行培养。一是让学生对照量表进行自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调查发现,班级中有30%的学生经过两周的培养达到了预期要求。二是对那些自控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学校利用每月的后两周时间对其进行督促检查,教务处也会在重要的时间点进行检查,最后以量化分数的形式反馈给各班主任。
  第二阶段从初一学生进校后的第四个月开始,推行“习惯巩固月”活动。学校对各班级学生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检查、诊断和评比,并把结果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再针对弱项进行纠偏。月末,班主任要向校方汇报关于班级学生习惯养成的情况。
  此外,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要让学科教师结合学校的标准,制订具有学科特色的更精细的评价量表,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运用。从实践的结果看,效果非常明显,有超过80%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活动。
  三、效果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训练会形成一种习惯,90天的重复训练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学校针对每一个习惯都会举行一个月的养成月活动,在第四个月进行习惯巩固月活动。
  笔者对参与实践的样本学校——河南省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在枫杨外国语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些习惯还在一直让他们受益。
  总之,给良好习惯制订一个标准,制订一个评价量表,并在初一入学时的两个阶段就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引导和检查,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   郭向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46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