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校园教育是区域内培养地方性人才、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区域内的校园教育应该具备文化自觉观念,主动承担起传承、保护、创新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尤其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试图对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阐述,藉此从更广泛层面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可能
如今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青黄不接,甚至断代的情形;另一方面,一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年轻人很难找到心口相传的民间老艺人,很多传承人已年逾古稀甚至已是耄耋之年,在传授技艺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而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好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互益共生的平台。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离不开本土文化的生存环境,也需要由当地民众自己来完成。区域内的校园教育,应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中具备较高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年轻一代不仅可以系统学习地方性知识,通过切身体验和耳濡目染,对所在区域的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还能对当地的文化状况和发展脉络有更为清醒的认知,进而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创新。
非遗并非“历史遗留物”,其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力传承。从这个层面上说,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正好弥合了非遗与年轻一代之间的疏离感,使他们对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有更为清醒的认知,能更理智地进行传承、创新。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是能够融合的,而且也有必要进行融合。
二、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现状
济南市莱芜区位于鲁中地区,是齐鲁文化的交界处,境内传统文化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如“莱芜梆子”“剪纸”“于家布艺”等。截至目前,莱芜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了多期,主要是由文化单位牵头,以当地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校为载体,将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由非遗传承人与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校现场授课,与学校师生面对面地传习非遗技艺。同时,非遗校本课程的设置,尤其是网络课程的开展,也引起了周围人群乃至区域内民众对非遗的关注,使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有望形成“从娃娃抓起”、青少年积极学习、全社会都来关注的良好态势,这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乃至区域文化的振兴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今,虽然莱芜区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工作已初步取得双赢效果,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民众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亟需提升。以莱芜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很多学校将非遗传承课视为公共课,而非遗传承人也是采取不定期的形式来上课,随意性较强,使课程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多依赖于新鲜感,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才参与其中的。而且很多家长也对学生们的参与并不是很支持,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现有的文化知识。
二是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别和内部差异。当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差别,大部分活动都集中于城镇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市区的重点中小学,而偏远的乡村学校则很少开展,甚至没有开展过此类活动。与此同时,在进校园的非遗项目中,尤其是编入校本课程的非遗项目,大部分都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且容易学习的项目,而那些较繁琐难学的项目则很难进入活动序列。
三是发展动力略显不足,相关的考核、支持仍需加强。即使是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将非遗项目设置为校本课程的学校,非遗课程也仍然是“弱势”学科,学校并未将其纳入正式的考核机制,随机性、展演性、临时性依然是其标志性特征。这就导致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尽管有文化部门的参与,但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而且活动经费的来源也存在很多困难,这对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综上所述,非遗进校园活动需要继续取长补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乃至民众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以便能在更广泛的区域、层面上开展。同时,要完善相关的考核、支持机制,让非遗更好地走进校园,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
一是加强公共宣传教育,提升民众意识,使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公共宣传教育,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传播媒介,让民众深入了解非遗的价值、现状与需求,提升民众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意识。学校也应使用校园内的各种宣传媒介,对非遗项目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实现师生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观念的转变。
二是向偏远地区学校、复杂难学项目适当倾斜,尽力实现区域内和非遗项目内的平衡。大部分非遗项目生发、植根于乡土社会,因此要加大偏远地区的活动力度,激发当地人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培育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一些复杂難学的非遗项目,应尽最大努力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以引起民众更多的关注和学习。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有必要编制相关的专业教材,固定上课时间,将其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和考核机制中。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也要加强引导和支持,尽可能地为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与理论支持;还要对相关活动经验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宣传,为此类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具有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的整合过程。无论当前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口号有多响亮,无论传承保护活动有多丰富,其最终的传承、保护、创新还是要借助传承人的力量,依托这些文化生发、流传的区域和民众。当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这样一种进入主流教育并扎根民众日常生活的传承方式,尽管刚刚起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就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值得尝试和推广。
(责任编辑 张慧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46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