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以往的教育中,出于应试、升学率等层面的原因,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更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比较忽视成绩落后的后进生。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后进生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争取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特点;对策
  所谓的“后进生”指的是在学校中品德表现不佳、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问题在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师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一般都不太重视,很多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优等生身上,无暇顾及后进生;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后进生是智力上的问题,后天补救的机会不大。事实上,形成后进生不仅仅只是智力上的因素,还有很多层面的因素,教师要深究形成后进生的原因,然后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后进生的教育特点
  (一)非智力心理因素特点
  1.性格因素的原因
  性格因素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很多教师忽视了性格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很多学生因为性格孤僻不愿意说话,进而影响了语言学科的学习,还有一些个性比较敏感自卑的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自暴自弃。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排解心理上的问题。
  2.兴趣因素的原因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亦然。后进生一般都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沉闷枯燥、教学模式单一是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教师必须意识到,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形成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环境因素特点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很多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庭造成的原因。大部分后进生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的关心比较少,孩子成长在一种冷漠的家庭氛围中,对学生的性格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不积极。教师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改善后进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班级与学校环境因素
  班级与学校环境都是集体环境。集体对个体的影响有时是非常大的,尤其当集体与个体发生冲突时产生的巨大伤害,极易造成“后进生”的出现。学生之间的相处,也常以群聚、以类分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当个别学生面临被集体所孤立时,该生在身心上的压力是极大的,这自然会波及学习方面。现在一般不提倡轻易地在全校范围内批评某个学生,因为这种伤害可能更大,有时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伤痕和烙印。与此相反,集体对个体的认同,对个体则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有组织地开展一些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机会的活动,使后进生融入集体中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适时地让集体给他(她)一点表扬,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后进生的教育对策
  (一)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性格上的因素,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真正走入后进生中间,了解后进生的性格特点。对于个性比较敏感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对于他们身上出现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性格比较急躁的学生,教师要细致耐心,告诉他们凡事不可急躁,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丧失信心。总之,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大部分学生习惯感性的思维方式,习惯直观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播放与学习有关的图片或者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使用分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进行分层,不同层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非常适合解决后进生问题。
  (三)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要配合教师的工作
  以往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随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家长要配合老师的工作,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义务。
  (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开展郊游等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友谊;通过开展体育比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感受到一种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可以减少后进生的压力,改善后进生的性格,促进后进生的健康成长。
  后进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仅仅依靠教师,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的全方位的配合,积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么,“后进生”就会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去追求、去拼搏,从而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王慧.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心理健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44.
  [2]刘婕.后进生教学个案研究[J].群文天地,2012(7):173,175.
  [3]刘继翠,韩忠永.“后进生”转化思考与相应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48.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