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摭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大教育环境下,势必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性教学,便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勿庸置疑,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大教育环境下,势必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展开讨论。
  一、调动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勿庸置疑,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作家张洁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兴趣需要培养,有时候,兴趣需要发掘。卢梭也强调:“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有了兴趣的伴随,才可以走得长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他们就不会有学习的意愿,那么,老师花再多的工夫也达不到有效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操作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践操作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操作中,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理解数学,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切切实实打造高质的教学课堂。比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一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重点,比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原理、定理等,让学生动手自己折叠正方形、长方形,也可以动手画一画自己认知里的长方形、正方形等。还可让学生在有限的积木中找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而且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是一剂良方,能大大增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促进有效教学。
  三、教学生活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要加强生活化,要联系生活实际,但老师也要重视课本,把生活经验、场景与课本知识整合、联系,毕竟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根本。对于小学数学老师同时应该开放教育教学空间,有计划地把教学向家庭、学校以外进行纵向延伸,引导学生积极深入生活场景,通过数学活动实践、社会调查等,更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与父母去超市购物时计算零钱、去公园买票时运用钱数;还有计算家中电视机、餐桌、电脑桌等的面积,看看家里有哪些物件是轴对称图形等;再比如,在与同学游戏的过程中,把一定的人数进行怎样的分组才更合理等等。总之,只要老师用耐心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就能增加学生与数学的亲近感,让数学通过生活由难变易,由深变浅,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和运用,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开展小组讨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无论是对课堂教学气氛来说,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说,还是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老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这个新颖、灵活的学习形式,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或者难点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学习,达到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学习目的,开拓学生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大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这种学习讨论小组的组成,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不能随随便便把学生四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分成小组,一个组内要有优秀生、平行生,也要有学困生,一个组内要求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也要有思考能力强的,还要有动手能力强的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也讓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参与,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清.小学数学课堂激趣艺术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33.
  [2]柳新富.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形式[J].成才之路,2007(21):9-11.
  [3]陈微.有效评价,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1(42):86-87.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