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即兴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摘要]视唱练耳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音乐理论和技巧,但即兴能力是建立在良好音乐理论和技巧基础上的,如何利用视唱练耳有效地培养学生即兴能力成为一个焦点。本文在简要论述即兴能力培养系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即兴能力的突出特征和具体培养方式,深化对视唱练耳课程培养即兴能力实际价值的认识,为更好地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 即兴能力 培养方式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体系中一门综合性课程,融视唱练耳技巧、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审美能力为一体,呈现出技术性、理论性与艺术性的风格特征,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强化其音乐感知力和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即兴能力是学生综合应用音乐知识编配和声、组织表演、节奏组合等不可或缺的实操能力,拓展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即兴能力方面的价值,能够进一步升华该课程的意义。
  构建视唱练耳培养即兴能力的教学体系
  1.构建教学体系的依据
  视唱练耳主要是培养学生“识谱”“演奏”“聆听”“记忆”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器乐、表演专业学生都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各门课程与知识领域之中。即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特定情境下思想、情感体验编排完整的、适合其情感意蕴的和声、表演、节奏等,也是对个人综合识谱能力、演奏技能、聆听感觉、记忆素质的综合使用。即兴能力和视唱练耳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应当贯穿于各门课程、各个知识领域之中,在开展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将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延伸至培养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和即兴能力。格式塔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也即知觉的重组,通过顿悟获得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向自我素质与能力转化,成为个人知识与能力体系的一部分。
  2.构建教学体系的特征
  以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入即兴能力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其特征表现为:一是贯穿性的特点,无论是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还是培养其即兴能力,均是各方面音乐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贯穿于各门课程、各个知识领域之中的,逐步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能力增长态势。二是理论与实践综合培养的特征,视唱练耳和即兴能力在形式上表现为识谱、演奏、聆听、记忆及即兴编排、表演、传情方面的实操能力,然而内在却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具有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由此才能将理论、文化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否则视唱练耳和即兴能力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三是学生主体性特征,即要改变常规理论教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播、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主体操作、主体训练的特征,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掌握识谱、演奏、聆听、记忆及即兴编排、表演、传情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主体性”成为视唱练耳课程的突出特征,反之则失去了其教学价值。
  3.构建教学体系的方式
  构建培养学生即兴能力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总体上要遵循贯穿性、理论与实践协调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首先,音乐教师应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对学生进行识谱、演奏、聆听、记忆四方面的视唱练耳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掌握与应用,随后再通过即兴教学,培养学生根据个人传情达意的需要灵活使用、处理音乐知识的能力,实现从“接受知识”到“灵活应用”的升华。其次,学校应将专门的“视唱练耳课程”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学年,在学生完成基础音乐知识学习、训练之后,再进行一个系统的训练,但考虑到学生前期已经进行了视唱练耳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因而接下来则需要以培养学生即兴能力为主,在顿悟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综合音乐知识的深刻掌握与灵活应用能力。
  视唱练耳培养学生即兴能力的特征
  1.熟练技能,组合元素
  单音、音程、和弦、旋律、节奏是视唱练耳的基础元素,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基本,学生参与视唱练耳训练,就是为了能够按照特定的标准、规范、规律掌握单音、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从而在识谱、演奏、聆听、记忆方面达到熟能生巧,这是一个掌握技能和熟练技能的过程。即兴能力则是一个“应用技能”的过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思想,将单音、音程、和弦、旋律、节奏等音乐知识打碎进行重组,形成完整的、能够传达个人情感思想的音乐作品。这是学生从掌握到应用的转化,也是学生从“学习者”到“创作者”的升级,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
  2.加强感知,提高记忆
  音乐是种感性艺术,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符号或者声音旋律,但却给人以无限的情感、情境、内容方面的聯想。因此,捕捉细微的情感、提高记忆能力、准确传达个人情感则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参与视唱练耳训练活动主要是为了掌握特定的声乐技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即兴能力,则是培养学生挖掘个人对情感、情境、内容的感知与体悟能力,进而通过视唱练耳阶段所掌握的识谱、演奏、聆听、记忆方面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编排完整的、能够准确传达个人情感思想的音乐作品。这一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传情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
  3.激发创新,活学活用
  音乐本是一门十分专业的艺术形式,但灵活的传情达意方式又决定了其“灵活”的特征。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理论、音乐技能、音乐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传达情感思想则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拓展其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素质。如果将“视唱练耳”比成音乐创新的源泉,“即兴能力”则是创新的主要表现手段,能够根据个人情感和兴趣特征,灵活地调动各种音乐元素,自由地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这一过程大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但却具有传情、审美价值,既潜在地培养了学生利用音乐来传情的创新意识,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音乐元素活学活用的能力,是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升华。   视唱练耳课程中即兴能力培养
  1.编排和声能力
  视唱练耳是对音乐基本元素的一种训练方式,而即兴能力则是对音乐基础元素即兴化的排练与组合,诸如古典音乐作品中行进、走向、排列等都具有鲜明的规则性特征,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具有差异特点,因此在培养即兴能力过程中,将视唱练耳元素进行即兴排列與组合正是和声学的范畴,也是视唱练耳课程应培养的一项即兴能力。在学生系统掌握和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视唱练耳来体验和声特征与效果,随后结合个人的认知、理解和理论知识,反推特定音乐作品的和声编排工作,形成一个学习与创作的闭环,直接作用于学生即兴能力的发展。诸如一些即兴演奏中,依据特定主题便可以编排基本和弦,也可以深入进行和弦分解,融入个性化风格,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即兴能力。
  2.组织表演能力
  音乐专业学生将来可能面临多样化的创作对象,这就催生多样化的创作需求,其中很多并非完全需要专业模式和方法的,还需要具备音乐活动与音乐表演方面的即兴能力。学生具备高水平的视唱练耳能力既可以大大提升其对音乐技巧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提高个人即兴编排音乐作品、顺利传情达意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示范与纠正音乐表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诸如一个学生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进行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试奏来处理其问题,还可以按照类型进行即兴变奏,将不易掌握或者不易理解的乐段转化为容易掌握和容易理解的乐段,借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即兴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即兴创作与表演。
  3.节奏组合能力
  节奏是整个音乐作品的“骨架”,是音乐作品情感的“灵魂”。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的音高都是通过训练逐步固化的,而节奏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关系到整个音乐作品的情感意蕴。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即兴能力培养涉及节奏训练及节奏组合训练,即在某一特定的音乐作品中,依据情绪变化或者章节变化将这些节奏的特征融于一体并且逐步呈现,能够精准地把控学习者对于作品情绪的认知和感受。学生长期参与即兴训练有利于提升其即兴创作与表现能力,从而也为其他方面的即兴创作与表演打下基础。
  视唱练耳培养学生即兴能力具有熟练技能、组合元素,加强感知、提高记忆,激发创新、活学活用方面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编排和声、组织表演、节奏组合三方面即兴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即兴编创与表演的水平,实现从“接受知识”到“灵活应用”的转化,从“学习者”到“创作者”的升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