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摭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下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现象也在加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新世纪环境下企业发展要素的调查中发现,团队合作建设的重要性以超过人才资源获取的重要性排在了首位,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乃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新课改要求下对学生素质发展做出的要求。本文就立足于此,探讨在小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能力;素质发展
  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我国新课改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在当下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成员中的主体,不能游离于社会,必须融入社会群体中去。学生进入班级群体后,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得到适应。而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了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体现了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虽已不再是缺乏的组织形式,但以传统命令教学的方式进行形式化的分组合作,以“花架子”的方式应对课堂教学,这无疑是当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弊端所在。那么,探究如何正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给出以下几点参考:
  一、 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实现恰当合适的分组,无法充分调动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就失去了分组合作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下,常见的常规分组方式是前后两桌共四人结合成为一个小组,这样不仅能实现快速分组,还能保证实践活动课堂的秩序,堪称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分组方式。不过这样分组的弊端也比较明显,就是没有充分考虑每一位同学的意愿性和能力大小,造成分组结果的实力参差不齐,小组内部的合作展开难以完成配合,往往出现一人动手、三人围观的情形,在完成度上,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出现了成倍的时间差,造成课堂进度难以统一,所以寻求更高效的分组非常有必要。
  针对传统分组存在的弊端,新型的分组方式在结合了传统分组的优势上应当进行适当的改良。比如首先在学生的座位分布上,就要讲究合理性,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中,实现最终能力上的大致相等,然后在组长选拔上,由小组内部人员自行进行决定,这样得到的组长容易得到其他三人的支持,从而有利于小组内部的合作;在组员搭配上,教师在顾及合理搭配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尊重学生的意愿,比如学生之间存在矛盾,这必然会导致合作程度的下降,至于是否利用活动的机会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需要教师权衡利弊,进行深度考虑。总之,在分组问题上,要以实现高效的合作方式为目的,而引导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分组基础,是实现高效合作的第一步。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
  如今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进度和节奏把控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小学生在意识形态上和价值观上还未完善,因此在考虑问题上自然存在许多的漏洞,而教师的作用就是以成熟的经验引导孩子避开这些漏洞带来的陷阱。
  小组合作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实际动手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比如在学生不善于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发言,号召其他组员对其施以帮助;在分工方面,先由小组内部自行决定,教师从旁记录其合理性,当出现了严重的分工不均等问题时,教师可以插手对学生做出分工的示范,帮助学生完成分工;在合作学习方式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帮助的指导性意见,比如如何记录和控制活动的进度,手、脑、口、眼全方位应当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最大的效果,合作如何和探究创新等学习技能联系起来等问题,而教师自己也应当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累积经验,辩证分析助学、导学、启学、拨学、促学等观念在小组合作中的融入方法,争取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鼓励培养竞争意识
  当下社会中开展团队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团队的优势压倒个人产生更强的竞争优势,合作的目的就是竞争。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一来可以为学生进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二來也可以基于这种思想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性。
  在小组合作中引入竞争机制,为小组的进度进行评分,为优胜者进行颁奖,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团队之间除了考虑提升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外,还会自觉地形成配合和相互帮助的意识,进而达到整个团队的胜出,比如一个简单的小学实践活动“计算接力”,每一位同学将自己计算结果得到的数据交于下一位同学进行进一步计算,然后完成最终计算。在这个过程中,考核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团队的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个人能力虽然影响到团队能力,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这样,同学们更加懂得团结协助、互相帮助的重要性,由此,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合理评价,积极鼓励
  在新课改下,教学要求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而不是以命令式的教师身份进行教学,其目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打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点就是通过拉近师生关系,让教师对孩子有更好的了解,从而能做出更合理的评价,以鼓励方式提升孩子的积极性。
  关于合理评价对于孩子积极性的影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避免评价过程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这正是将传统知识性课堂转变到新型技能学习型课堂的重要着力点,在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点,以合理的评价鼓励孩子的再创造,对于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团队合作方面可以开展专项评分,比如和他人交流配合效率的评分、对他人交流友好度的评分、在完成自己任务后自觉帮助他人的额外加分,这些都对孩子以后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根据小组合作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不同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小组内成员开展深度学习,真正提升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效度。
  参考文献:
  [1]梁艳爱.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活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12).
  [2]陈素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学中国人,2014(9S).
  [3]潘绍武.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5).
  作者简介:
   戚招娣,一级教师,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屠甸镇完全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