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土壤肥料学”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校土壤肥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发问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提问从浅入深、营造轻松氛围、注重信息反馈以及注意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
  关键词:高校;土壤肥料学;问题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79-02
  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1],学生“低头族,手机党”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增强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听讲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很有必要。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话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问策略的应用,且教师的提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互动的质和量[2],目前,问题教学法是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授课内容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再给予反馈意见,整个教学以“提出问题—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3],引起学生课堂注意力,调动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笔者在“土壤肥料学”的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问题式教学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优势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讲授式教学相比,问题式教学将学生由被动的教育对象变成教学环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或者学生抛出问题,经过学生们的思考、讨论给出回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予启迪、引导或者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开口,肯定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多,课题气氛更为活跃。学生或其所在的家庭一般均具有种植农作物或者花卉盆栽的经历,在这些活动中均需要利用“土壤肥料学”中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设置一些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学校放暑假或者寒假,宿舍里的小盆栽施什么肥可以提高其耐旱或者耐寒性”,“蔬菜市场上一些辣椒脐部附近发生腐烂,可能是什么原因”,“水稻生长期施肥较多,水稻长势良好,但最终结实率很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等,与单纯的理论说教相比,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求知的心理状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迁移运用。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大量记忆且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的学科。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很容易出现边学边忘或者记忆混淆的现象。通过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迁移运用,如“植物体缺氮和缺硫后的异同表现”,通过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氮、硫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及体内迁移规律;又比如“为何提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以及其配施效果的认识。
  3.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的思维过程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中,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问题解决”这一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油菜种植过程中,出现‘花儿不实’现象,应如何解决”,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判断出这是由于油菜缺硼所致,再引导学生回忆硼肥的种类及各自特点,比较常用的施肥方法,最后根据油菜的生长时期选择合适的硼肥种类及施肥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4.即时反馈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检测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即时的教学效果反馈,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或者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设置及灵活发问
  1.根据教学大纲,设置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土壤肥料学的知识点较多,但课时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应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大綱,选择重点和难点。对于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设置问题,突出该内容的重要性,力求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内容完全消化。设置的问题还应对学生具有吸引力,首先,问题本身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生疏、拗口的语言和学生并未理解掌握的专业词汇。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如果能将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所授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提问,则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到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时,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家乡的土壤与学校的土壤有何直观上的差异,其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带着问题将学生家乡的土壤与学校里的土壤对比讲解,势必会更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焦点引入课堂,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施肥对雾霾形成的影响”、“施肥对全球变暖的贡献”、“镉大米事件”等,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更好。
  2.灵活发问。一般在上课初始时,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设置问题,不但可以复习之前的内容,而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新内容的学习做铺垫。在上课中间设置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课内容以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设置问题,一方面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对下节课的学习做简单规划,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预习课程。在“土壤肥料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采用“横向式”、“纵向式”以及“多学科交叉式”提问。“横向式”提问是指对一些知识点横向比较,设置问题。主要应用在一些需要准确记忆,又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如“植物体缺氮和缺硫后的异同表现”,“各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对土壤pH的相应差异”等。“纵向式”提问主要是通过一些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一连串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维,最终揭示事物本质规律。主要应用于一些注重理解、需要逻辑思维的知识点上。
  三、注意事项
  1.提问从浅入深。从简单问题入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更易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若一开始就设置较难的问题,容易出现“冷场”,打击学生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
  2.营造轻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态度和蔼,语气轻松,适时添加些幽默成分,避免课堂气氛严肃、紧张,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使学生能够放松,促进其思考,并大胆反馈。
  3.注重信息反馈。首先,不随便否定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要给予肯定;其次,对学生的回答不是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要进行分析、综合和总结,引导学生做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4.注意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要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量,问题式教学法往往花费时间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提问时间,根据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进度。
  参考文献:
  [1]孟凡娟,王爱芝,张秀丽.高校“遗传学”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高教论坛,2016,(8):47-48,58.
  [2]韩菁菁.提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46-147.
  [3]马如梦,王琦,马进,等.PBL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117-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