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是以真实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已成为我国中职学校大力发展与研究的重要目标,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各类问题,令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始终流于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甚微。对此,应从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现存的问题着手,通过分析现状施以相应的对策,进而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教学;中职;校企合作;对策
  目前,大多数国家均将职业教育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是一个普通劳动力占有较大比例的国家,因此我国职业人才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技术力量与工业水平,各个国家在长期的摸索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即在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中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升竞争力,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长期基础。从当前探索成果来看,我国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但在教学环节细节处尚存在可进步空间。尽管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但并没有提出更进一步的校企合作模式方案。因此,校企合作应从现存问题着手,以此优化教学模式。
  一、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长期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仍较为陈旧,导致其在优化教学模式、精细化教学细节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例如,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倾向于以量取胜,通过大量重复性操作与单向性教学指导来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吸收知识要点,无法拓展思维、提升思考能力,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2.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开展容易停留在表面,即学校没有深入挖掘企业方的人才需求,无法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导致学生即便经过了长时间的培养也难以适应真正的企业环境。其次,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也未能深入渗透至中职教学的各环节,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技能岗位日常运作、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提供市场前沿信息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达到企业需求,最终导致就业率、对口率低。
  3.企业并未参与教学考核过程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考试考核方法仍以校园思维为主,而并非企业思维。学校考试通常分为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理论考试则多为选择、填空、简答题,技能评价多以平常课堂表现为参考,整个考核过程企业均未参与。该评价体系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无法通过考核来逆推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的知识缺漏,因此难以达到通过考试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目的。
  二、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
  项目化课程起源于职业的专门化,因此中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目标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设置,通过分析专业岗位的需求来构建课程内容,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以此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模式。教学计划与教学课程设置需要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共同参与制定。制定时首先需围绕各专业岗位的素质与基本要求构建公共基础平台,以保证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与素质得到有效培养。企业与学校还应制定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将知识原理灵活转化为教学活动。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模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化工程,开发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教学内容需对应区域经济内的企业需求,在保障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兼顾学生个人的长期发展;第二,除了开设专业核心课以外,还应关注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第三,对学生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中应配合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规划等课程。此外,由于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事项也较为繁杂。因此,在设计课程模式时校园与企业应共同协作,首先深入分析目前人才市场的具体要求,然后将专业课程分化成不同模块,最后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将模块进行组合(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扩展专业领域的知识,还需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修课,以作个性化专业知识的补充),以达到专业课程群模块化的效果。如此一来,即可提升课程与企业需求的贴合度。
  1.模拟企业情境进行教学
  校企合作的课程应来源于企业人才需求岗位上的真实案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企业除了提出案例以外,还需协助学校制定实施此项目的操作步骤、操作细则等,负责培训的主讲教师在技能上也应与企业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贴合度;同时,企业专家还应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解理论课程以外的实践知识。经过上述步骤后,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了真实企业的氛围,随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设置一堂项目课,将某真实项目的背景、目标、企业要求、客户需求等信息提供给学生,然后按照一定标准将学生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让其根据循证法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共同完成项目提案;学生在项目自学过程中还需要扮演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企业员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后,教师在项目化课程开展1个月后设立一堂提案课,请每个小组的学生将项目成果以方案(PPT演讲、项目书)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由校方、企业方、同学共同点评。
  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校园还应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模型、现场教学及多媒体设备等资源,强化教学的直观性,从学生的心理感受、视觉感受、社交感受、学习感受等方面出发,为学生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企业环境,为学生未来适应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校企共同考核教学成果
  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有时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即项目开展初期企业方会予以校方一定的支持,包括人才、技术、案例、资金等,但学生经过培训后,企业方往往容易忽略对教学成果的考核。校方通常还是会选择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正确了解自身所具备的技能与知识是否符合企业方标准,校方无法根据考核成果调整教学计划,企业方法无法得知提供企业资源后是否能够获得合理回报。其实,有效的考核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快速了解知识缺漏以及促进教学模式调整的高效渠道,所以,在开展校企合作时,企业方应将各类考核标准渗透到教学环节与评估环节中。例如,学校应深入了解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招聘标准,并开展相应的面试、职业规划课程;在教学中,企业方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项目操作规程、细则、考核标准等,此外,还应系统性地向学生科普真实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考核标准、道德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标准等;在项目课程进行提案展示时,企业方应安排相应的岗位人员一同与学校进行点评,并以企业在该项目中的真实考核标准评估学生的项目方案,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方案与实际要求的差距来倒逼其开展针对性的补漏学习。
  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仍存在较多阻碍,如企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较为消极、校企合作渗透不紧密、合作流于形式等。因此,中职院校应在清晰认知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拉进与企业方的距离,深入探索、分析企业方的需求,运用项目化教学为企业与学生搭起桥梁,而不应只把校企合作工作停留在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两个方面。校企合作是一項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优化课程模式,才能为市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难点及对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9(05)
  [2]丛晓光.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9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