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自学之中,当堂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
   关键词:充分自学;点拨引导;导演
   “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自学之中,当堂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从“满堂灌”向最大限度的学生自学和学生参与转变,是激励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过去的小学老师上语文课,总担心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知识,害怕考试时成绩不理想,被领导批评,在课堂上经常讲得很多,甚至把标准答案抄到黑板上,让学生做笔记、背熟、记牢,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只会想尽办法去抄同学的或教辅书的答案,造成恶性循环。课堂上40分钟,老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却少得可怜。结果是,老师把嗓子都讲坏了,学生还是没弄懂这节课需要学到的知识。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没有了。考试的时候,学生不会做题,老师批评、家长责骂。面对糟糕的语文成绩,学生只会产生厌烦心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就要大胆地尝试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发现问题、提炼问题。一篇新课文,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心理特征、不同课文的学习任务布置学生预习,学生才会按老师的要求有序地进入自学状态。
   一、教给学生具体的自学方法,即“读、查、疑”
   “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如一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时,要求他们先用铅笔在课文里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标出课文共有几个句子,然后把句子读通顺,最后把课文读一读,初步感受语言的美。到了中年段和高年段,读的形式就更多了,有默读、朗读、浏览、精读等。学生在自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理清作者思路,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写法。
   “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难,解决的方法是自己动手。学生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字、词的音义。如果需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就上网收集资料,作粗略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
   “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学习每组单元,教会学生课前预习时,先看每组单元的导读提示,了解学习任务,再看课后练习题,自己尝试去解答,如果经过自己的思考还是想不出来的,就在书上做记号。由于这些地方是学生不会的知识点,学生第二天上课时,必然会专心听老师讲课,找到答案。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课堂纪律,我们何愁成绩上不去呢?
   二、要想让学生学得好,教师还要做一个出色的导演
   (一)以检查促自学
   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查时,可以通过指名读、男女读、齐读的形式让学生读准生字词,分小组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板演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给同学提个醒,要注意哪一笔的正确书写;也可以事先精拟习题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出示填空题:课文围绕(     ),按照(    )的順序写了( )(  )( )( )这些内容。通过检查,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技能。
   (二)讨论解疑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教学难点,这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有两种:(1)小组讨论:可以三人小组、四人小组。每个小组事先选好组长,由组长组织安排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分组讨论中,教师来回巡视,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难题。(2)集体讨论,即组织学生集体研讨,老师可分组评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教师就要详细解答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寻找答案。
   例如,我上的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也具备辨别语句正误的能力,但缺乏总结性的训练,部分学生仍然会在口语或习作中出现一些语病。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出示8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帮助学生回忆。学生说出病句中 “词序颠倒、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分类不当”等常见病句类型。学生通过修改完病句后,总结出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原则。我再出示几道练习题,学生当堂书面检测,自主修改病句。最后出示一段有七处毛病的话,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找到正确的答案。整个过程,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快速提高。
   总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老师必须要教。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李秉德.教学论(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