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教师,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都不能停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能力关乎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作为学生,也要注重自己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立足课堂,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面。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创新型、具有核心素养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时,教师要将课堂作为主要的培训基地,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能积极、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积累和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明确章节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的平衡
  外界对“三维目标”的定义是指对语文教学的三条标准规定,包括对知识和能力的标准、过程和方法的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标准,这三个标准的合称,叫做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也称“三维标准”。这一标准或目标的提出,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方向和目标,这对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这一教学目标很有必要。
  从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三维目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说很适用,也符合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接收。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身心在这个时期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能掌握、接受的内容非常有限, “三维目标”教学非常符合现阶段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导致教学中重能力轻知识的现象出现。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过多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还有对知识体系的构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
  2.三维目标的具体化
  对于教学目标来说,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且需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需要具备可操作、可检测性,所以,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上不能空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应用 “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但依然缺乏对这一目标教学的践行,导致一些语文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教学概念模糊不清,对教学目标理解不透。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培育目标,还要有一套衡量教学的标准,通过将“三维目标”教学法分解,应用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中,才能充分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二、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阅读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具有很大帮助。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所以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定。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创造出有利的教学氛围,且教学要生动活泼,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讲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在将闰土这个角色引导出来以后,人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外貌特征,所以,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训练内容:“我们都知道,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的人,可惜的是,课本中并没有讲述‘我’这一形象,所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讨论,结合生活,来确定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让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确定闰土的形象。这样的人物形象讨论,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只有产生兴趣后,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帮助。
  三、实时巩固教学内容
  使用多媒体巩固语文核心素养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素养内容的理解和印象,让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感兴趣。巩固教学包括课前巩固、课中巩固和课后巩固,巩固常用的方法包括常写、常读、常练习。巩固知识可以借助外界设备和资源进行,但还要驻足课堂,进行知识巩固。
  1.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学习氛围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已经离成功不远了。在对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中,添加导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素养的体现。如在教授《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将春天的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用引语说出来先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杜甫的诗《绝句》,通过这样的新旧知识连接,将课堂内外知识连接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这为学习语文核心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巧设疑问,揭示题旨
  对于文章或者课本的学习来说,最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标题,它是文章的主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了解标题所表达的意思,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来说,也应如此,要让学生首先了解到“语文核心素养”这六个字的主旨意义,从而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在学习《珍珠鸟》时,我们首先要先揭示主旨,让学生们先预习这篇文章,了解文中讲述的是一种什么鸟,同时,进行问题对话,可以提问学生:“文章中说,小鸟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小鸟有了这样的反应呢?这样的变化,可以用文章中的哪个词来形容呢?”“信赖”。“那么,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我们都知道,小鸟和我们不是同类呀!”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把教学的重点抓住,这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来说,具有突破性意义。这样简洁明了的揭示教学内容、教学主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帮助。
  四、拓展延伸迁移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1.教师要熟悉教材
  教师教好一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先备好这节课,而备好这节课的前提是熟悉教材。摸清教材,划分好教学内容,熟悉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流利地进行教学。
  2.师生双方共同准备扩展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单方面准備教学材料,无法让同学感同身受,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准备资料的同时,学生也要一起准备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课文知识的拓展延伸应该以收集详细资料为基础,没有广泛的第一手资料,扩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做扩展之前。教师应该提前查找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为自己补充知识。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百度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收集一些趣味性的文章,为课堂增加活力。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材料时,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则需做到认真倾听就可以了,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3.适当进行课堂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学、好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照本宣科,学生完全没有参与到课堂上来,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兴趣索然。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很多,可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来灵活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拓展放在课文结束时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把课文知识进行延伸又能总观全文,起到巩固作用。
  在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培育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力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然后再从实践中,让他们充分掌握这类知识,从积累中拓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对于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聪颖.立足课堂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
  [2]李泽民, 丁芳. 指向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J]. 教育视界, 2016,(2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4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