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EM理念下小班科探游戏的跟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STEM是当下比较热点的课程理念,广受教育届的关注。而科探区作为儿童发展科学、数学领域的重要环境,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桥梁,是幼儿园“做中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作者就通过以下案例,举例分析并找寻策略跟进,以求作为隐性的科探区环境对于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STEM;科学探究能力;策略
  一、STEM理念与科探游戏之间的联系
  STEM理念是科学与数学、技术与工程多领域融合的课程。其实在科探区里的科探类游戏也是保护这一领域的。就拿小班的科探游戏来说,科学领域主要幼儿对自然现象,对于游戏材料比较感兴趣,充满探究的欲望。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操作材料,或者借助工具进行探索。他们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他们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在这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技术与工程领域也在发展。就比如,小班幼儿喜欢用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或者动物;也喜欢利用游戏材料探索物体的平衡、弹性以及摩擦力等等;他们热衷于用磁力大师的玩具拼搭出不同的作品。工程与技术领域的能力正在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数学领域的发展,小班幼儿已经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但是,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他们较难运用已有的经验结合实际的游戏,导致游戏经验比较缺失。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数学领域的知识。
  因此可见,STEM课程理念与科探游戏是息息相关的。
  二、科探游戏的主要问题:
  在幼儿园里,科探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走进哪个班,都可以看到容纳科探区的角落,但是在目前班级中,科探区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小班科探区的问题,展开进行讲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低的游戏水平
  案例:“老师,我不会。”
  区域时间到了,明明来到科探区,他拿出一盒亿童科探区的材料《弹力挑战赛》,他打开盖子,然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直没有进行游戏。我问他:“明明,你怎么不玩呢?”“老师,我不会。”
  分析:《纲要》中的科学目标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认为,当下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受到了制约,缺少了动作操作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操作、探究活动,在探究中习得新的经验。
  (二)混在一起的材料
  案例:“那么乱,我不知道怎么玩。”
  苗苗来到科探区,左看右看,没有拿材料。她继续挑选材料,拿起这个材料,再拿起那个材料,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到自己的材料。她转身去了阅读区。我轻轻地走过去问个究竟,她耸了耸肩膀:“科探区里的材料都混在一起了,我不知道怎么玩。
  分析:科探区的材料虽然很多,但是被一些小朋友将材料混在了一起,因此很难吸引的幼儿,他们会无从下手。此外教师对幼儿玩好科探区以后的材料收拾整理习惯缺乏跟进和关注,再者就是小班幼儿收拾整理材料的能力本身比较弱。
  (三)不能专注地进行游戏
  案例:“我想玩别的区了。”
  程程拿起了“风从哪里来”的游戏,他连球门都没有打开,玩了一会足球,大约玩了两分钟以后,他又更换材料,玩起了不倒翁游戏。没玩几分钟,他离开了科探区。我问他:“程程,你怎么不玩科探区啦!”
  程程说:“我想玩别的区了。”
  分析: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外界不同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幼儿不停地更换材料,更换区域,笔者认为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科探区的材料和环境不够丰富,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二是幼儿本身对科探游戏不感兴趣,缺少专注的游戏品质。
  (四)不会介绍自己的玩法
  案例:“老师,我不会说。”
  区域交流时间到了,轮到洋洋来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游戏过程。他说:“今天,我在科探区玩的。”我说:“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玩了什么材料吧,又是怎么玩的呢?”洋洋说:“老师,我不会说。”
  分析:小班幼儿语言能力较弱,描述自己的游戏过程能力有欠缺,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提供语言支架,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游戏过程并表达想法。
  三、科探游戏的跟进策略
  科探区作为幼儿园区域的区域游戏之一,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升幼儿多方面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善这种现象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引导幼儿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科学内容充满兴趣。因此,笔者从环境创设的角度出发,层层深入,探索改善科探区的方法与策略。
  (一)创设安静地科探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
  在科探区中,教师可通过有目的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材料进行科学探索,进而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1.科探区的合理安排
  科探區需要足够的光线,应当把科探区设置在自然采光条件良好的地方。笔者认为,可以把科探区设置在靠近窗户的位置,或者教室内灯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科探区的一些活动可以和自然界整合在一起,可以把科探区靠在自然角的旁边。
  2.科探区的美观设置
  营造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科探区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墙面展示的幼儿学习故事一定要是幼儿亲子体验的游戏经验,并且具有示范作用,这样其他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了解他人的学习经验,与自己原有的经验相融合。
  (二)针对小班幼儿关注事物表象的特点,投放科学现象较为明显的材料
  笔者认为、科学探索的材料及其所呈现的现象,将影响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行为。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经常只关注到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有困难,不善于从整体出发或多角度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因此我们应为小班幼儿提供简单、直观、有趣的材料,引发、促进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三)针对小班幼儿知识经验贫乏的特点,注重材料的生活性
  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和已有经验有联系的新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的状况影响着幼儿当前探索兴趣、注意力和探究的持续性。由于小班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贫乏,因此小班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和材料应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如探索活动“变一变”,选择以“水、紫菜、面膜、雪花片”为主要材料开展活动,紫菜和面膜遇到水会变大,而雪花片遇到水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索活动所选择的主要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他们倍感亲切,会大胆去操作,并对生活中这些習以为常的物品能变化出那么有趣的现象而惊讶,进而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四)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占优势的特点,突出材料的可操作性
  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仍占优势,在“搅泡泡”活动中,幼儿可以不时地用勺往水中加洗洁精,用搅拌棍搅拌,同时可以观察到泡泡的产生,动作表现在舀、倒、搅、看等的不断重复中,直至泡泡越来越多,由于现象随着不断的反复操作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幼儿的兴致也越来越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小班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在重视提供适宜的材料的同时,还应注意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关注材料的操作以及所发生的结果和变化,引导他们感受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促进幼儿建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促进幼儿观察、发现、探究、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教基[2001]20号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董旭花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
  [4]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5]《早期STEM教学: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整合活动》------(美)莎莉.穆莫著;李正清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