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在排球比赛中正面扣球是获胜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开展有关正面扣球技术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于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掌握程度,为后期学生开展排球运动打下基础。
   关键词:排球;扣球技术;教学活动
   在排球运动的教学活动中,正面扣球技术身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较高,因此对于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增大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为了有效提高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抓住正面扣球技术中的重、难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一、原地挥臂击球教学要点与练习方法
   结合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内容来看,挥臂击球是完成扣球活动的关键,无论是刚开始的排球击球准备工作,还是对排球的观察以及助跑,都是为了最后的挥臂击球,可以说挥臂击球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排球正面扣球的质量。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训练学生的挥臂击球动作,指导学生完成挥臂击球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想学生将挥臂击球的动作要点讲解清楚,想要高质量的完成挥臂击球动作,首先需要将自己的右臂抬起,在肘关节与自身肩部高度一致时,将右臂向后拉开,此时手部形状采用勺形,高度与自身耳部平行,最后抬头挺胸,展开腹部使身体成为反弓形。在击球瞬间,要通过腰腹部的力量,瞬时发力带动手臂做出甩鞭动作,将身体全部的协调力集中于及击打排球的手部,增大击球的力量[1]。
   在击球的瞬间,是一个力量传递的过程,需要人体的各个关节相互协调,通过关节之间的作用力来实现,在此过程中,原理是通过相邻环节肌肉的收缩力促使远端环节产生加速度,最终在远端环节的惯性下,通过肌肉以及骨头的作用,将力量传递的近端环节,使其能够产生制动作用,在制动过程中,将近端环节的动量瞬时传向远端环节,在挥臂击球的瞬间,右臂的各个肌肉进行收缩,在此过程中各个环节动量的叠加是手部或者较高的速度与动量。在完成挥臂击球动作时,前期手臂弯曲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有效缩短以肩部为轴中心的手部转动半径,减少手臂的轉动惯量,提高其转动角速度,进而在伸肘击球的瞬间,增加手臂挥动时的线速度,众所周知,线速度的大小由转动半径以及角速度决定,因此,在挥臂击球时角速度不便的情况下,上臂挥动的越直,那么击打排球的击打点越高,最后击球力量也就越高。在原地挥臂击球时应该注意击球点应该保持在最高点的前上方,在扣球的瞬间手部应该保持微张状态,呈现出勺形状态,报纸紧张状态用手包满排球,击打排球的后中部,此时手腕要做出前推下的动作,促使排球在扣出后能够形成加速上旋的状态[2]。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原地挥臂击球练习活动时,可以采用徒手练习的方式,或者在固定位置吊起绳头,通过反复击打绳头练习排球正面扣球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原地自抛自扣球的方式练习正面扣球技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挥臂击球动作进行指导,为学生掌握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打下基础。
   二、助跑起跳的教学要点与练习方法
   在完成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时通常采用两部助跑起跳动作,在助跑过程中,首先迈出左脚,随后跨出右脚,左脚及时跟上两脚尖呈现内转状态,在完成助跑环节的最后一步,两臂应该积极向前摆动,此时双脚蹬地上跳,在起跳之后与原地挥臂击球一样挺胸展腹,身体上部向右稍转,击打排球的手臂从后上方抬起,此时身体呈现出反弓形,做出挥臂扣球动作,此时便完成了排球正面扣球行为[3]。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助跑起跳动作时,学生应该严格按照教师口令进行,在完成两步助跑动作时,首先可以训练学生一步助跑起跳能力,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动作的协调性。当学生掌握一步起跳动作之后,在指导学生开展两步起跳动作,注意两步起跳时的节奏与协调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方式,使学生按照自身口令进行助跑起跳练习。
   三、完整扣球技术的教学练习
   针对于排球正面扣球技术而言,当学生已经掌握挥臂击球技术与助跑起跳技术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完整的扣球技术练习。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固定吊球的方式,使学生助跑起跳击打吊球,如此反复,使学生能够将挥臂击球动作与助跑起跳动作融会贯通,随后,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抛球的方式,使学生对排球运动进行判断,熟练应用助跑起跳动作与挥臂击球动作,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整的排球正面扣球技术。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有关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原地挥臂扣球与助跑起跳两方面进行,在学生对这两方面的技术完全掌握之后,帮助学生将两种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指导学生开展完整扣球技术练习,在此过程中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及时指正,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排球正面扣球技术。
  参考文献:
  [1]周鹏,王世伟,张五平.排球正面扣球击球点高度准确性控制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7,34(12):246-249.
  [2]郭建明,万玉玲.浅谈排球扣球教学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139-140.
  [3]庞伊婷.排球扣球技术助跑起跳节奏控制的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114-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