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付新华 龚艺华

  摘 要:本文基于心理学的视角,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知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带来可能性,心理学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挑战和困难传播了正确的途径,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 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69-001
  一、提高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在心理学的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关系密切。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生命的整个过程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应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目前学校心理健康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和谐,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与环境的和谐。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提。
  二、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的可能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独立性和可塑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定的具体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发生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①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中具体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②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進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传播了途径。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运用多种途径与形式,而且需要将这些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系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为专门途径,渗透途径和支持途径。
  1.专门途径
   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基于心理学的要求,开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③学校心理健康体系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达到学校心理教育整体目标的专门途径之一。学校通过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辅导室,咨询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使学生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
  2.渗透途径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学生管理中的渗透,课外活动中和校园环境中渗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和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育中,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都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④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最基本的途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思政教师和施工团队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的使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共青团,少先队员,学生会等学生群体组织和社团应该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提高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学校还要注意美化环境和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另外一条主要途径。
  3.支持途径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一生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奠基。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学生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而且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及氛围。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孩子正常的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及时的青春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⑤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学会把握自己,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的处理理智与冲动,调节与控制,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记忆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参考文献:
  [1]梁丽波,越涛,李月馨,徐瑞剑.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64-165
  [2]吴杰,郭本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8(5):16-18
  [3]边玉芳,吴洪健,张玲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6):115-118
  [4]张彦君.学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积极心理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07):85-89+124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