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保利军
摘 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作为幼儿最亲近的家长和老师需要特别地关注幼儿的告状行为。一般来说,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主要有引起老师的關注、幼儿心理和认知的特点以及环境三种原因。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为幼儿开展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以及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指出,当代幼儿园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权益,时刻把幼儿的利益放在首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这一主体性的人,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在自我进行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现象,由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都非常烦琐,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忽视幼儿的告状行为,那如何才能保证幼儿教师正确的应对幼儿告状行为越来越成为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从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起因上着手,运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幼幼关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幼儿的告状行为主要指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动过程当与同伴或者他人交往过程中自己处于不公平状态时所显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分类主要分为求助性告状检举性告状以及表现性告状。求助性告状主要是幼儿认为别的小朋友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以自己的力量难以做成这件事情,非常希望别人去帮助自己的一种愿望。比如,欢欢在图书角认真地看着《三只小熊》,彤彤也跑过来和欢欢一起看这本书,这个时候欢欢大声地对老师说:“老师,彤彤抢我的书。”此时,欢欢告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老师的帮助。检举性告状是指幼儿为了维护游戏纪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我们一般看来,很多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主要是为了维护游戏的纪律从而告发他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据研究表明,中班是幼儿告状的高峰期,这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标志,因为儿童掌握了一些行为规范后,就会用这些规范来衡量同伴的行为。比如,幼儿在玩扔皮球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个皮球,花花拿了两个皮球,这个时候彤彤就给老师说:“老师,花花拿了两个皮球。”彤彤告状的目的是为了揭发花花的行为,从而来维持游戏的规则及其秩序。表现性告状主要说的是幼儿天生都具有很强的荣誉感和虚荣心,都想当爸爸妈妈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每当发现同伴的行为不符合某些要求时便向老师进行告状的行为。比如,很多幼儿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动不动就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拿了我的衣服”“老师,他打我”等等,这些行为都属于表现性的告状行为。因此,不管从哪个年龄阶段来看,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都是非常丰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成长,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二、 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
(一) 引起老师的注意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关注是孩子为了获得他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心理暗示。在幼儿园中,许多孩子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常常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会通过告状的形式向老师进行表现。通过向老师告状,孩子常常认为老师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或者将更多的经历转移到自己的身上,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告状的内容都是假的,或者是真假难辨。也有部分孩子,因为讨厌同伴或者对于同伴的行为出于嫉妒而会选择向老师告状,从而希望老师惩罚对方,然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比如,有些孩子常常会说“老师,小明没有好好吃饭,浪费粮食”“老师,小花大声说话,快来管管他等等”,不管何种形式的告状,究其根本还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表扬以满足自己的愿望。
(二) 幼儿的认知与心理年龄特点影响告状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从出生到成熟发展的阶段过程中,孩子的认知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环境的不断影响和作用下不断地演变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是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而矛盾运动的不断激化或缓和,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不同的阶段,进而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几个阶段中,3~6岁儿童的儿童一般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小班的孩子思维主要以自我中心性为特点,在认识事物时多以自己所观所感为主。因而,如果有触发自己利益的行为,马上会向老师进行报告,从而挽回自己的损失。中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逐渐地增大,将注意力慢慢地转移到同伴之间的关系上,更多地去关注如何与同伴相处,或者与同伴之间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一些矛盾,进而引起告状行为的发生。
(三) 家庭因素及环境影响
现代社会环境中,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高低,非常重视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兴趣班,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往往会忽略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分享意识以及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等没有太多的引导,从而导致孩子的社会性方面发展有所欠缺。在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某些儿童在面临社会冲突时,经常以武力方式来解决问题,攻击行为或者武力行为会集中体现在他们身上。部分幼儿则会选择以告状的形式向老师或者家长反映,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同时,部分家长还会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教导幼儿,认为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就要去努力地争取或者报复别人,这就给幼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意识,只要不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去向老师或者家长告状,以寻求安慰,长期发展下去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环境对孩子告状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如何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一) 正确认识幼儿的告状行为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年龄比较小,会受到很多事物的干扰,加之很多幼儿会将告状行为当成一种习惯。因而,作为教师来说,应该理性正确地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当幼儿向老师告状时,教师不应该压制或者置之不理,而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了解幼儿的动机及目的,对于不同的告状行为作以区别对待。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显得很不耐烦,大部分没有认真倾听幼儿告状的具体原因,其结果往往导致幼儿的积极性受挫或者是遇到困难不愿意向老师进行求助,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都有不利的影响。对于非常喜欢告状的幼儿,教师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机会和其进行交谈,了解告状的具体原因,让幼儿自己明白什么哪些行为没必要向老师和家长告状,而首先应该自己解决。同时,教师应该理性地看待幼儿告状行为,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 积极开展多方面有益的幼儿园文化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作为幼儿教师来说,要组织幼儿开展积极有益的幼儿园文化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给幼儿树立一个“遇到困难首先自己解决的”观念,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向老师和同伴积极家长及时的求助,而不是动不动就向老师告状,久而久之,幼儿会养成告状的习惯性的告状,对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如“偷懒的小袋鼠”“勤劳的大白兔”“我是好寶宝”等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价值和观念,鼓励幼儿多和同伴进行积极有益的交往,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于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也有很大的益处。
(三) 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交往氛围
家庭环境是学前儿童生命成长的初始环境,家庭教育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儿童出生以后,对现实社会生活一无所知。家庭就成了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从对父母的认识开始的,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成为他们与整个世界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作为家长来说,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交往氛围。轻松愉悦的交往氛围能够提高幼儿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和同伴交往的技能,促进幼儿和同伴和谐相处。家长应该时常鼓励和提醒幼儿,锻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故事,讲绘本以及多带幼儿出去参加一些益智类的活动,比如,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爸爸的吻》《跳格子》等各种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锻炼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性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具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告状行为的改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强化,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和同伴相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家长和老师要共同携手应对,促进幼儿对于社会的适应,提高幼儿不断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潜移默化地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减少告状行为也能够促进同伴关系的友好相处,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许琼华.幼儿行为管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3):198-200.
[2]魏勇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背景: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3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