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形式,强化工程现场的实践应用,最大限度克服了燃气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工学矛盾。该专业秉承了开放办学的理念,坚定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实践、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专业建设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另外,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正在探索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与普通高校及企业开展合作,争取通过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打造这一远程教育特色专业。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远程教育;产教融合
根据《2017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和《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2017年人工煤气供气总量27.09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1263.75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998.81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38.6%、增长7.9%、减少7.4%。燃气普及率96.26%,比上年增加0.53个百分点。从我国城市燃气供给态势来看,天然气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的供应主体。
城镇燃气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从业人员的迅速增加,但由于国内绝大部分高校未开设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少量高校虽然开设建筑环境与设备等相近专业,但选择城市燃气方向的学生较少,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极少,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要。再者,燃气行业是一个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殊行业,为了确保燃气管网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未来需要大量从事基础工作的一线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开设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既是服务企业提档升级,助力职工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举措。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探索城市燃气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一直秉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对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建设[1]。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生源大多来自城镇燃气公司,天然气门站,LNG气化站及CNG加气站等一线站场,据统计调查,仅有少量从业人员具有油气储运工程、暖通工程等燃气相关专业背景,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燃气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14]167号)文件要求,对申报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城镇燃气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及最低人数做出了具体规定。四川省目前有燃气企业近千家,燃气器具生产厂、燃气设备销售公司、节能技术公司、燃气工程施工单位等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共3万余人,其中具有燃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约3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普遍不足,企业和职工迫切要求进行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相当大比例人员需要提升专业学历教育。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遵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结合国家开放大学助力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建设,它的开办,为该行业的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经过系统培训之后,在职业规划上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既可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也可以转向城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的生产,天然气储配,燃气设备的维修,燃气管道施工,燃气安全管理等技术岗位。
二、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培养方案制定方面
专业培养方案是关乎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工作。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框架体系和行业需求,始终以先进性、可操作性为第一考虑,围绕育人主体、培养路径、课程体系、平台建设等开展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经过企业高管和高校专家的联合审定,设计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培养方案。该方案内容科学合理,方案制定流程规范,同时兼顾了前瞻性,以达到不断优化育人效果的目的。
(二)师资队伍方面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对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紧紧围绕学科发展,使用“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师资体系,注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已基本形成,包括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专任教师,普通高校客座教授,城市燃气行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能够开展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为对专业建设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有效的举措,开展更有利的工作。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自该专业成立以来,打造了一支由教务处牵头,信息中心支撑,教学学院配合,多部门协同工作的网络教学团队,有力地确保了网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目前试点了两门网络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由四川廣播电视大学主持教师和各教学点辅导教师组成,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目前两门网络课程教学团队运行良好。
(三)实训实践方面
实训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行业的一种活动途径。通过实训环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极大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实现所学课程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除发挥现有的网络教室、多媒体机房、机电实验室外,还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一方面,借助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开展实践性教学;另一方面,积极与燃气公司开展合作,设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1.实地实训
2016年6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和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系就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希望通过校校合作的模式,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建设特色专业,达到双赢的目的。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先进的石油化工生产实训基地,拥有各类科研与教学实验设备300余台(套),实训教学用房1000多平方米,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进行消化。同年9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向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授牌“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及“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点”。在此合作基础上,该专业学生可到该校燃气实训中心和热工与流体力学实验室进行实训。 2017年6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深入峨眉山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多次考察,决定与该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并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挂牌“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同时,聘请峨眉山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明华为客座教授,让一线行业专家充实到专业师资建设中。
截止目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合作实践基地2个、合作单位共享实践基地(实训室)6个,力争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训基地和实践环境,让学生就近实训,按需实训
2.虚拟实验实训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对实训实践要求高,为了让工学矛盾突出的电大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毕业实训,体验大型实操项目的实训操作,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聘请专业公司制作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训的虚拟实验,包括燃气工程施工实训和燃气输配工程专业实训,共二十余个模块。燃气工程施工实训通过对针对实际典型工程的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认识,并着重了解和掌握城市燃气工程中各种材质管道和工艺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具备从事城市燃气工程安装施工的初步能力。燃气输配工程专业实训主要为用户供气、管网调压、燃气计量、过滤器清洗、楼栋调压箱维护实训模块。
另外,为充分满足学生实训实践要求,解决远程教育学生实训时间和实训场地的困难,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购买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涉及施工、测量、工程验收环节,共计16个节点模块。虚拟实验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体验燃气工程施工、燃气输配及相关土建工程的完整操作流程。
(四)教学资源方面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投入巨资,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资源,聘请西南石油大学、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知名教授及燃气行业资深专家录制精品微课,制作了一系列基于网络的精品课件、多媒体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1.自编教材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燃气公司一线,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紧贴行业实际需求,满足学生工作需要,满足专科教学的需要。由于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目前开设的学校较少,市面上的教材较缺乏。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与面授教师积极沟通,选取合适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实际工作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或增加。对于部分课程,市面上没有合适教材。经研讨,教学初期采用自编讲义,自编讲义经过试用、反馈及修订后,逐步编写成为正式教材。
2.数字资源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聘请了公司重点建设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的精品微课,它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教学时间短:一般为 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二是教学内容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三是资源容量小:视频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v等),供师生在线观摩,也可下载后实现移动学习。所以,小小的微课视频,浓缩了知识的精华。[2]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制作紧贴行业先进水平的高质量微课,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还聘请了高校教师或行业内专家多次对微课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进行讨论。
3.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定制资源开放共享
该专业的课程资源制作尽量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开放PC端、手机端等多种移动端口进行教学。部分视频课资源上传至学校网站,向公众免登陆开放,为专业向全国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由专任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安全使用天然气》,利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及语言,生动地解释了安全使用天然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要点,面向公众开放,普及科学常识。
(五)教学信息化方面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确立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管理创新理念,根据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有益经验,探索适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路子。在此理念上,充分利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平台、双向视频系统、云教室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使信息技术在专业教学管理活动中充分运用,形成了与学校教学管理发展并存又相互作用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坚持开放办学,服务行业学生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积极秉承“开放共享、面向基层、贡学于民、育达终身”的开放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校党委提出的“五马奔开、一马当先”发展战略和“纵向抓两头、横向抓行业”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在专业建设方面,鉴于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燃气、能源行业之间联系紧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主动寻求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紧密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请进来、走出去,摸索出了一条校企专业共建的新路子。聘请行业专家授课;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协助学校落实专业课程实训实践等等。在教学资源推送方面,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开放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随时可学、随地可学的学习资源。
四、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仍在实践中探索
该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受到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把聚焦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把专业建设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工程技术学院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学校领导多次听取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的专题汇报,对如何组织开展好该专业的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在目前专业建设阶段中,学院老师认真听取行业专家意见反馈,确立问题导向,建立整改任务清单。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接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正在探索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与普通高校及企业开展合作。校企合作,校是龙头,企是基础。校企之间原本就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需求与供给的利益共同体,它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原理、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技术操作植入校园、注入专业、化于课程,以提升学生胜任一线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3]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争取通过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打造城市“燃气工程技术”这一远程教育特色专业。
2019年8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在自贡市对外投资燃气行业协会(自贡燃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项目,自贡燃协秘书长罗有利表示,这种远程教育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岗不离职的开放教育学习模式方便灵活,能够很好的服务职工的终身学习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升级发展。此次会谈便是产教融合探索之路上的重大一步,它将以行业协会为抓手的校企合作模式引向了深入,同时也为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积累了重要经验。
五、结语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开办的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最大限度克服了燃气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工学矛盾,它在传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强化工程现场的实践应用,能够满足城市燃气一线员工的学习需求。该专业秉承了开放办学的理念,坚定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方法,基本形成了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未来还将继续探索远程教育下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力争将专业建设工作发展成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高水平学科筹建和开放转型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刘记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意蕴[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28.
[2]何旭.谈如何巧借微课助力职校一体化课改[J].才智.2019,(20),99.
[3]成秀萍,唐祥金.企业学院深度协同的双主体育人及其保障机制——以晋苏沪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调研为例[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6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