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筹学课程知识转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识别、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四个阶段的运筹学课程知识转移模型。从知识源、知识接受方和知识情境三方面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从知识存量、情境氛围、学习型组织、激励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应用对策。
  关键词:知识转移;翻转课堂;知识内化;情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190-02
   一、引言
  近年来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引入、应用到日臻成熟,关注的重点是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理念和模式、有效性分析、学分认定、学生体验效果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薄弱等,因此需要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源与知识接收者之间组织知识的双方交换过程。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筹学教学,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是从教师向学生的知识转移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供给方,学生是知识的需求方。供给方发送知识的意愿和能力、需求方接受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运筹学翻转课堂的知识特性、知识传播的媒介和情境等都是影响课程知识转移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提高翻转课堂内部知识转移各个阶段的效率,提高师生的知识存量,实现知识的共享,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管理运筹学课程知识转移模型
  Nonaka和Takeuchi1995年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知识螺旋模式,其核心在于知识的螺旋上升演进。该模式认为,知识创造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持续不断的转换过程实现,内部化、外部化、组合、社会化四种模式的交互运作,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不断地转换与重组,进而实现知识创造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知识螺旋模式以及管理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将运筹学课程翻转课堂的知识转移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知识获取、知识识别、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
  1.知识获取。知识获取阶段是指学生在网络平台和课堂搜寻、学习以获取有价值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过程,该阶段是知识转移过程中其他阶段的基础。在知识获取阶段,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视频和相关课程资料,是学生获取知识源的主要途径。该阶段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阶段。制作视频完成后,教师需要在教学平台放上微视频等各种相关的学习资源,而且会合理设置一些过关的任务以及在线答疑和在线讨论。
  2.知识识别。知识识别阶段是学生选择性地接受所需要的知识,即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指定的建模微视频,积极参加在线答疑和在线讨论,然后完成过关任务。对过关失败或者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理解。通过微视频对建模内容有一个基础了解,提出问题,以便在课堂更高效地讨论解答,更深入探索知识。教师需认真检查和批改学生的过关任务,然后分析在线答疑和在线讨论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在课前对于建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
  3.知识的内化。知识内化过程是指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或发现中挖掘产生新知识,并将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即课堂上吸收内化阶段。课堂内首先是解决课前教师收集到的问题,组织讨论式或者探究式课堂。问题解决之后,布置一些典型建模实例任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主探究或者建立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观察或者积极和学生进行讨论,集体讲解学生普遍不懂之处,最后学生完成建模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的建构和吸收内化,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知识的外化。知识的外化阶段是指学生将自身的隐性知识升华为班级内的显性知识,让班级成员受益。教师对学生课前和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的评价,然后将优秀的建模作品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也分享建模作品的經验,以便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及时收集一些与建模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来设置相应的拓展任务,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管理运筹学课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从个体层次或组织层次探讨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形成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知识源、知识接受者、知识转移情境等。
  1.知识源。对知识源的分析研究者最早关注的是发送者转移知识的能力,其后又结合了发送意愿特征。Davnport(1998)的分析表明,知识源转移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相关。Duanmu和Fai(2007)研究结论显示知识发送者的知识转移意愿、转移动机和受激励程度相关。作为管理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源授课教师自身传递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教师教学的热情越高、专业性越强、信息技术水平越高,知识转移效果就越显著。
  2.知识接受方。对知识接受方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接受意愿和能力两个方面。叶舒航和郭东强等(2014)曾指出,接收意愿、吸收能力、激励机制、关系强度、信任程度、冲突协调、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有促进作用。作为管理运筹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接受方学生,其个体的接收意愿和能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的差异。
  3.知识转移情境。情境指知识发生转移所依赖的环境,环境依赖性越强,知识转移成本越高。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按照王清晓(2005)的划分课程的知识转移情境主要可归结为知识距离、关系距离、制度距离。知识距离指学生接受到新知识与以往接受的知识间的难度差距,知识距离越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意愿越强;关系距离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关系距离越短,说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越融洽,学生遇到专业问题也就越能够快速、顺利地得到解决;制度距离指在网络平台上教师设置的关于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课程作业、课程考核等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能够与学生预期学习效果相匹配,制度距离越短,越有利于课程的知识转移的顺利完成。   四、应用建议
  1.挖掘增加课程的知识存量。教师应通過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知识挖掘力度,分析课程模块间的相互联系,发现隐藏于其中有助于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主要应从各种运筹学模型中抽取知识,包括基本假设、科学规律、建模技巧、数据解读方法、应用模式等,并用各种模式展示出来,以提高课程的知识存量价值。
  2.营造有利于知识转移的情境氛围。教师应该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获取和共享的环境,形成一种能促进课程知识学习、交流、共享、创新和良好氛围,建立自觉学习、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学习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在课堂上组织学习交流会,让往届课程优秀学生或硕博研究生带动本届学生,促进学生信息交流氛围的形成。
  3.建立学习型组织。教师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学生贡献知识,将个体的零散知识如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个知识库以方便其他学生学习。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来增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学生之间的转移与扩散,实现知识增值、裂变和聚合,产生新知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将学生的知识贡献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2)推荐知识贡献突出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市场调研大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竞赛;(3)宣传、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何晓庆,唐李杏,张雅晴.基于知识转移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3).
  [2]程平,李雪燃.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模式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财会通讯,2017,(22).
  [3]曲小瑜.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运筹学教学中的探索与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7).
  [4]张朝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政策学》翻转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8,(1).
  Research on Knowledge Transfer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Cours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Mode
  CHEN Xia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40,China)
  Abstract:Taking knowledge transfer theo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knowledge transfer model based on flip-flop classroom,which includes four stages:knowledge acquisition,knowledge recognition,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four aspects:knowledge stock,situational atmosphere,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knowledge transfer;flipped classroom;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situational factor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9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