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文化的构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晓芳
摘 要: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领域的基础和源头。兴趣是一切的老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有很多学生认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篮球科目是最具有趣味性的,除此之外,篮球还具有大众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这使得篮球项目成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课程。打造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文化,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强身健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学;体育教学;篮球文化
一、 篮球文化的含义
篮球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一大重点,经常参加篮球活动,能直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篮球活动中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大部分人对篮球文化的印象是运动项目,强身健体,兴趣爱好,其实篮球文化是一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也不仅仅是运动的共性表达,是具有特殊含义和独特精神的体育文化。
篮球文化起源于在美国,篮球文化对美国人来说不是一项普通的运动,是美国运动文化的重要内容。篮球文化的起源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在1891年的12月,寒冷的天气使人们不愿出门运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棒球和橄榄球运动也无法使人们克服寒冷的天气困难。为了满足人们的体育运动的需要,美国的一位体育老师詹姆斯·史密斯根据教学经验和体育知识设计出了篮球项目,于是篮球项目便在冬日寒冷中受到群众的欢迎,逐渐成为了美国的热门运动项目。美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包含不同的种族和文化,正是这种多种族的背景使得美国形成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篮球运动便很好地传承了美国的文化精神,并在美国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标新立异。篮球运动采用的是与以往不同的运动技巧,进攻和防守的方法都与以往不同,富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也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的篮球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处于世界篮球的潮流。美国的文化中独特性和创新性是美国人发散思维的表现,这种发散思维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勇于表现自己,这也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之处。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美国篮球相比,我国篮球虽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依然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过程中前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应当以美国为学习对象,并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 篮球文化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篮球比赛不是单打独斗,是需要团队共同努力,攻坚作战,获得属于整个团队的荣耀。尤其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团队活动,缺少合作意识。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欠缺的问题,在这种团队协作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们提高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会促使学生为了集体荣誉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比如,教师可以在篮球运动中按人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运动小组,并安排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篮球比赛,篮球比赛结束后,使获得成功的小组向其他同学分享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比赛过程中的体会,使学生们明白团队合作能力对成功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应当向学生们介绍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如果想要学生真正领会团队协作精神的真谛,就应该先使学生尽力满足团队协作精神对团队成员的具体要求。有人认为,与其说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如说是团队精神就是奉献精神。个人能力在团队合作中不具备较大优势,从NBA比赛中来看,NBA比赛的参赛团队都是优秀的篮球队,但是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再优秀的团队也要接受失败的命运。换句话说就是,篮球队的每一个队员都要与团队其他队员进行配合和合作,坚持一个整体的力量。在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 重视学生心理建设
篮球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投球,不要拿到球就害怕,应当对自己有信心,敢于投球,只要敢出手,就有有成果的机会。所以,在对学生的篮球技巧进行教学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明白,再高超的技术也没有自信心重要,勇气才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门。在现实情况中往往面临这样的情形,学生在赛场上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因为场下有很多观众在关注自己,所以心理情绪开始出现波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不要紧张,专心打球,不要分心,并且要向学生强调勇气和自信的重要性。在比赛的最后,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可以轻易放弃,坚持到最后才是属于自己的胜利。从上面的讨论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篮球项目无疑是一项具有教育价值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不怯场,不紧张。
(三) 树立不服输精神
既然是比赛,就一定會存在对抗双方,一定会分出输赢,篮球比赛也不例外。由于学生的实战经验不多,在面临比赛中的困境时,难免会产生低落情绪,会在面临挫折时感到不知所措。并不是只有学生会这样,优秀的运动员也会在面临挫折时产生低落情绪。比如,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耀眼的,无敌的,但是科比也有面对挫折不知所措的时候。有记者采访科比常胜不败的原因,科比说是凌晨四点的太阳。在现实情况中,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科比这样的付出,在凌晨四点钟时,大多数人还在睡眠之中,但是科比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正是这种艰苦的训练,塑造了科比战胜困难、不服输的性格和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不服输的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前进的勇气,培养学生追梦的能力。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篮球文化
(一) “以人为本”篮球文化的概念 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全体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篮球教育也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篮球文化。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知道篮球并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篮球技巧的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篮球文化的精神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 “以人为本”篮球文化的践行
通过篮球运动的教育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文篮球的理念传播。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来进行灌输式教学,应当重视挖掘学生潜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教师不能扮演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关系,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以人为本”,具体地说是“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对篮球文化的传承和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篮球文化和篮球精神。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塑造学生的个性,用不服输、不放弃的篮球精神来塑造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篮球运动贯彻于人生之中,强化心理素质,寻找人生价值。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能够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全面健康的标准。总之,传播“以人为本”的篮球文化,必须重视篮球精神的理解,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篮球精神和追求体育梦想。
四、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当适当选择教学内容,不应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因素,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塑造为主要参考因素,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活动,也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除此之外,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教师还应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德育,培养学生尊重老师,尊重裁判,尊重同学,尊重竞争对手的礼仪习惯。重視对学生认真负责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着眼于篮球技巧,还要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例如,在篮球比赛的学习中,学生要与自己的队友配合默契,才能更好地占到上风。学生还要与队友建立良好的友谊,不能因为比赛或学习,产生嫉妒心理,打架斗殴,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以应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差异性。
五、 结语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篮球项目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个性,在进行篮球基本技巧教学时,也要注重对篮球文化的宣扬,对篮球精神的理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真正了解何为篮球文化、何为篮球精神,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落实和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服输精神、克服困难的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能够坚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够强壮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双赢的效果。教师与学生的亦师亦友关系,也使学生在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具有自信和勇气,敢于面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在遇到挫折时不再感到手足无措,勇于在逆境中前进,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宁.无锡市市属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现状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张智敏,冯青山,魏彪.中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运营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大同市为例[J].运动,2010(12).
[3]洪霞.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陈步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韩雅.苏州市区高校体育类社团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6]肖宏亮.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12(11):127.
[7]谭军.在新课标下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分析和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11.
作者简介:陈晓芳,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店子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