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给阅读教学插上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雪冰

  摘 要: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获悉很多内容:如故事发展脉络、人物性格特点、文章表达的主旨、作者行文特点等等;可以开阔眼界,利用阅读了解大事小情;可以塑造高尚人格,从阅读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自身素养;可以激发想象,在文字的世界中不受拘束、自由翱翔。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探究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间接获取人生经验、习得古人智慧的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节省大家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习良好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营造高效阅读教学课堂成了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能力
  阅读习惯对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知识的吸收、阅读效率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一篇文章时,需要学生理清文章大意,明确作者童年发现经历的三个阶段,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和自主探究,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一) “胚胎”“随心所欲”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二) 我发现了什么?我是怎么发现的?最终的结果怎样?
  (三) 文中“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有了问题的引导,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就有了目标。等到孩子们完成了自主阅读后,笔者邀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孩子们的回答缺乏准确性和思考性,令笔者不是很满意。因此,笔者只好引导孩子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概念不清晰,理解程度不深刻的部分加重解释力度,减轻孩子们阅读的难度,目的是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这一次,在笔者带领下,学生们努力思考,认真探究,最终完善了问题的答案,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得以提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 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阅读是一件趣事。但对孩子来讲,阅读有时是一种负担。如何把阅读变成一件趣事,让学生获得阅读享受,喜欢上阅读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之一。
  如,在阅读《草船借箭》这一历史故事时,笔者并没有对孩子们提出过多的阅读要求,而是创设了一个表演情境,要求几名学生相互配合完成一次表演。学生们听到要进行表演,既想参与又害怕当中表演,在笔者耐心鼓励和物质奖励下,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只见大家戴上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人物头饰为表演做准备;而其他的学生也不单单是观众的角色,而是担任导演一职,通过阅读故事内容,告诉小演员们即将表演的内容。笔者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课堂参与度,让每一位孩子参与其中。虽然在此过程中,有些剧情不适合表演;有时表演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还出现了陈述故事的孩子七嘴八舌、争吵不断,耽误表演进度的情况,但是无论如何,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阅读教学任务。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创设了表演情境,让全班孩子参与其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了语文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阅读文章本身渲染力外,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方式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 提升学生阅读感悟,增加学生情感体驗
  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认识生字词,读懂文章思想,最重要的是使得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受,有阅读感悟。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力量和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如,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草原》这篇文章后,提问学生:有谁去过大草原?你喜欢大草原吗?有的学生说去过,他最喜欢大草原的一望无际;还有的学生说是喜欢大草原的空气;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大草原,只能一脸羡慕地听其他学生讲述去过草原的感受。见此情景,笔者邀请那些去过大草原的学生担任导游一职位,为那些没有去过到草原的同学讲述旅游的注意事项、草原的美景、推荐的景点和活动等内容。等到这一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说道:同学们介绍的草原旅游项目十分详细,让大家禁不住想要报名参加。其实著名作家老舍就已经帮助大家实现了这个愿望,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老舍的笔下是如何大草原风光,在这次访问中又收获到了什么呢?同学们听到后,马上开始了阅读,从新鲜的空气、晴朗的天空,到满眼的绿色、成群的羊、马、牛,最吸引学生眼光的还是草原上好客的主人——他们在几十里外就前来迎接客人,与客人一起欢呼、飞驰。阅读完毕后,学生们不仅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秀丽景观,还被汉蒙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所打动。
  在本次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阅读,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生字词,还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感知文意,把握全文中心思想,培养高尚情操和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了精神世界,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目标。
  四、 拓展延伸课外知识,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经从只关注教材内容或者以教材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逐渐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满足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虽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外知识都适合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发挥自身专业素养,遵循阅读趣味性、引入及时性和内容广泛性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引入课外知识的目的。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故事时,笔者为学生们推荐了《渔夫与魔鬼》《小木偶的故事》等相关故事,要求学生举办读书交流会,谈一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或者遇到的问题;在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文章时,学生们已经提前搜集了课外资料,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文章表达的主旨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学习《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这一单元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推荐了《秋天的况味》《故乡的野菜》《人间草木》等散文,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中开拓思维、丰富想象、提升学生对美的体验和享受;在学习《晏子使楚》这则故事时,笔者还结合《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晋》等相关故事,为学生们还原了晏子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介绍了宇宙大爆炸、黑洞等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们阅读了《灯船》《火车头》《登月》等系列丛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氛围。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适时引入课外读物,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得学生不必拘束在教材内容中;另一方面在课外知识的辅助下减轻了学生的理解障碍,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为写作、识字、口语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受到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营造高效课堂氛围;提升学生阅读感悟,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拓展延伸课外知识,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等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阅读、愿意阅读、有阅读的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玲.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5(32).
  [2]徐美芳.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及策略[J].华夏教师,2017(5).
  [3]单志成.让语文课堂成为和谐融洽的对话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6(1).
  作者简介:
  陈雪冰,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永福菁华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