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关淑艳 刘思言 姚丹 曲静 宋阳 刘慧靖
摘要:随着教育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朝向世界发展,有必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现代化的队伍。本团队在“大类招生”背景下针对如何提升专业师资队伍力量提出方法。文章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水平为出发点,基于产教融合,针对本专业复合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队伍建设;大类招生;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024-02
一、大类招生
进入20世纪后期,北京大学率先提出“大类招生”这一培养本科生的方法,并且采用按照专业所在的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随后,一些院校开始了“大类招生”,这必将成为未来本科教育的重要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其主要目标得以全面实现,有力地支撑国家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大类招生”将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通过“大类招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主要由教师来发掘和培养,从而以此为契机,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内具有高水平科学技术人员和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生物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因工程、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等,属于理学学士学位。
三、生物技术专业队伍建设研究
(一)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以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为引领、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的师资队伍。外聘专家4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0%)。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
(二)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生物技术产业必将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经济能力和综合国力有显著性提高,进而需要培养出一大批拥有生物技术的高技术人才,就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适应时代发展、综合能力强的生物技术专业师资队伍[1]。为提高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我们必须重视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三)队伍建设的措施
1.“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高校教师队伍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注重满足学生在教育教学的需求。在课堂学习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讲课与听课。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获得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探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讲授,而是通过引导、参与和解决同学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达到“好学”、“爱学”的学习目标。
2.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提升院校办学质量,使企业获得技术支持,让院校和企业得到良性互补。企业能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高校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大批优质的毕业生,有利于企业参与学校的课题研发、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深化改革,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制订联合培养方案,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技术人员[2]。针对生物技术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和一些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协议,搭建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实践平台,为深化教育改革奠定基础。
3.加大人才引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和博士毕业生刚柔并举、分类招聘的模式,设立荐才奖励政策,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大类引才、政策引才和人才再引才的良好格局。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优先引进领军人物来校任教,或以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形式引进人才,带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4.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进修培养工作,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再教育,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给团队带来新技术新方法,为建设出高水平队伍打下基础。
5.重视新进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利用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大的科研平台,让新教师参与到教学和科研中,提高新教师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与同学交流的水平,迅速成长。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开放课堂观摩”等多种方式,促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鼓励新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学科带头人。
6.应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来,“互联网+”已经延伸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融入教育的日常。“互联网+教育”是刺破传统教育模式壁垒的利剑,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现代化教育的改革重点[4]。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在网上搜索资源,还可以与学生实时互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自己制作的教育教学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与他人分享,甚至向教育界的专家请教,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要对自身教学观念以及角色做出转变,在教学中将传统模式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屏教学”等方式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程优化
(一)采用国外优秀教材
在生物技术专业教材选择时,我们从国外优秀生命科学教材译丛中选择,比如基因工程课程选择的教材就是Gene Cloning and DNA Analysis。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国外技术,了解国外本领域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思维的转变,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处于本领域的前沿位置。未来,将扩大从国外优秀生命科学教材译丛中选择教材。
(二)优化课程时长
课程设计上,分为理论基础课和实验课。教学上,我们采取基础课与实验课并行的实行方法,保证理论课一个专题结束时就会有相应的实验课跟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在做实验中得以应用,理论贯彻到实践中,让学生学到、做到将理论实践融合到一起。做实验时,要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实验课上,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操作各种精密仪器和相关实验的危险操作[5]。总之,要培养基础知识过硬、操作技术过硬的生物技术人员。
五、结束语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我院生物技术专业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了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由于学院前期准备比较充分,学院领导积极给新生讲解大类招生政策,使同学熟悉并接受“大类招生”。实施“大类招生”以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斷学习和了解将要选择专业的最新动态,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利环,牛颜冰,李武峰,朱芷葳,王向英,赵慧婷,温娟.大类招生模式下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8,34(09):182-183.
[2]冯斌,柴蓉霞,杨满芝.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4):71-73.
[3]彭亚君,徐筑燕,魏媛,苏志华.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以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07):82-83.
[4]杨秀峰.山西大同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纪实[J].煤炭高等教育,2003,(06):56-57.
[5]颜梁柱,杨明婉.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07):125-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1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