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一系列实践技能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如此才能够促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学研结合成为了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要想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做好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此,本文针对于产学研结合背景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科研院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其本质是企业技术需求方和科研院、高校技术供应方之间的合作,主要目标在于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高校人才培養的任务更为艰巨,这种时代背景催生了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高校必须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将自身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为“双师型”队伍。虽然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对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重视度,然而在实际的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一、应用型师资队伍概述
(一)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含义
应用型师资队伍指的是既能上的了课堂,又能下的了工厂的教师队伍,具体是指教师一方面对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较为精通,同时又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始进行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比如,开展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化培训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是应用型高校有效发展的内在要求。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因此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应用型高校要想得到良好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要对自身的师资队伍进行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如此才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带动院校更好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其次,是提升高校人才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化,而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必须要进行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因此对于人才的应聘标准不断提升。这就直接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更大,而高校合理对自身的教师队伍进行构建,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能够促进教师对人才进行更加科学地培养,不断增强人才的专业化技能,从而促进人才更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这就能够提升人才的就业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对于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产学研有效合作是企业、研究院以及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入到相对应的合作企业中,参与企业的服务、开发以及生产等各个环节,从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实践技能以及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来看,产学院合作对于应用型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有如下几个:第一,教师应当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教育的特色体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途径,与国际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企业应当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支持,而高校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升关注度,促进教学更加有效。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队伍具备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尤为重要的。第二,精湛的专业技能。当前,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这也是高校发挥优势、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全面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促进自身专业化技能的有效增强。
二、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力度逐渐加深,也比较注重自身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在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要想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进而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缺乏激励措施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激励措施,高校应当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制度,构建科学的激励措施,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起到更好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多数高校,很多高校都没有构建科学化的激励措施,并且在技术开发、教师职称评定、参与实践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有效地考核和评价,仍然将传统的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级别等作为考核标准,这对于增强教师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产学研各个主体都具有自身的主管部门,不同主体的运行机制并不一致,这就使得各方之间的协调不顺畅,从而对于其更好地开展合作带来了阻碍。
(二)缺失教师实践场所
虽然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为了提升教师的应用型技能,推动教师综合技能的全面提升,与相关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定期将教师和学生送往实训企业进行实践练习,另一方面推动自身与企业有更高的联系,促进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良好构建。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所合作的企业数量往往较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无法满足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构建的需求。并且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并不乐于让学校的教师或者学生参与自身的项目、业务中,教师和学生虽然能够在企业中参与实训,但也往往是徒有虚名,并不会学到具体实在的知识,从而影响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 (三)教师来源单一,实践技能低下
从我国当前现行的体制可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来自于高校,或者是研究生毕业,这些教师虽然从学生转变成了教师,拥有较高的理论技能,然而由于没有参与过社会实践,或者参与的社会实践较少,并没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这就使得其在对人才培养的时候缺乏先进的经验,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低下。如此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也往往较为空洞抽象,缺乏生活的内容,很难将产学研有效联系起来,导致知识与技术能力相脱节。
三、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科学化的激励措施
为了提升教师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学校不仅应当从生活、专业上对教师进行关心,而且还应当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鼓励教师加强产学研的学习,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激励措施,定期对教师开展考核,对于实践技能学习效果好、参与学习积极的教师给予相对应的奖励,而对于实践技能学习效果不好,参与学习不积极的教师则应当进行惩罚。再比如,可以设定“双师型”教师在聘任中和职称评定中享有优先权。在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定的时候,必须要有“双师型”条款,将产学研成果、实践技能以及教科研能力作为重要的评定条件;就学校认定的骨干教师、雙师型教师而言,不仅可以优先安排外出培训、学习、参与学术会议,进行所有费用报销之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另外,教师如果利用节假日参与企业锻炼,也能够享受一定的费用报销和补贴。如此能够不断提升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推动应用型教师队伍培养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进行实践场所的开发和营造
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效果的不断提升,学校必须要进行实践场所的开发和营造,为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应用型能力做好基础与保障。一方面,高校应当不断提升自身校企合作的力度,尽量与多个企业开展合作,为教师营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应当与企业签订详细化的合作协议,确保企业能够推动教师参与自身的项目和业务,如此才能够切实推动教师应用型技能的全面提升。另外,高校还应当积极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作为重要力量来推动三方有力合作,为教师更好地进行实践技能提升营造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进行其它途径的开发,比如鼓励教师考取相对应的职称,挂职到企业中,与企业长期签订协议等,促进教师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多元化教师来源
针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单一的情况而言,高校应当进行教师引进机制的改进,避免采用单一的引进办法,加大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度,广开师资引进渠道,打破原有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工资等方面的瓶颈。在引进教师的时候要做好全面性考核,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应当从技能、经验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所引进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应用型技能。再比如,还可以从生产一线、企事业单位等引进实践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以便对自身当前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优化,不断促进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
(四)与其它学校有效实现沟通与交流
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全面推进,不断提升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高校应当积极与其它的学校开展合作,相互进行经验的学习,促进自我水平的全面提升。比如,可以定期与其它院校的教师开展座谈会,针对于应用性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与沟通,丰富视野的同时增强经验。还可以建立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集体备课制,合理开展集体备课,做好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结合。
四、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教育发展中教师是决定因素,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不断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适应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进行模式创新,从各个层面出发构建科学化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体系,推动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形势。
参考文献:
[1]任晓阳.产学研合作下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02:22-25.
[2]詹秋文、卫胜.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能”师资建设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79-81.
[3]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