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型发展时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转型发展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才能确保转型发展顺利进行并为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对如何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转型发展时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6-0166-03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从事其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质量及办学声誉.近期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引领他们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
   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构建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起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对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让他们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針及政策,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严格履行《教师法》中所规定的各项职责与义务,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努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人格,坚守高尚的情操,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并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与其工作业绩结合,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也应该与教师的师德表现挂钩.开展争做“师德标兵”活动,以榜样精神引导人,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力.通过自身道德风貌的建立,在全校,乃至全社会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教师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固守“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关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其人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及创新精神,做到教书育人.努力钻研业务,尝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勇于创新.同事之间应互相尊重,精诚团结,互帮互谅,以大局为重.只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诚信、自尊、自信、自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师资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2.1 师资引进
   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建设需求与发展,依托学科培养方案,重点引进具备高学历、高职称的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教师.高层次领军人物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他们研究思路灵活,创新意识强,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方向,具有引领作用.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利于带动师资队伍层次的提升,尽快实现从学术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的转型.受地域与地方财政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步履艰难.各院校应建立灵活的体制与机制,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从顶层设计出发,科学地引进符合本校校情及未来发展的领军人物、教学骨干等高层次人才.要充分考虑到那些具有区域特点又非常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的新兴专业,优先考虑那些新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引进此方面师资,加强新兴学科与原有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引进的人员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解决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拓宽师资引进渠道,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引进的教师基本为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硕士,来源单一.他们理论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没有企业工作背景,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另外在招聘环节上“重学历、轻能力”,研究生学历、博士或硕士学位、海外留学背景、“985”“211”为关注焦点,缺少实践能力考核环节,致使那些学历低、实践能力强的行业精英不能跨入门槛.实施“双聘”制度,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行业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做专职或兼职教师,同时聘请行业领军人物作为驻校专家,让他们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过程之中.采取专兼职授课模式,实现校企合作,推进应用.
  2.2 师资培养
   转型前,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汲取,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后来引进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基本上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没有实践经历.转型后,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要求教师向应用教学转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行业实践工作经验.构建“双师型”、实践型师资队伍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校地互动等方式搭建转型平台帮助教师转型.目前,在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最大,人数约占教师总数的55-58%.从学院长远发展来看,应该从他们之中选拔一些素质高、潜力大、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到企业实践或顶岗实习,挂职参加一线生产活动及产品研发活动,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促进教师尽快转型.其次,各院校还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定期从企业、科研所、研究院等部门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农艺师、规划师等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在职攻读学位.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访学、出国研修,让他们获取新知识,以促进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支持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提高其学历水平.再者,落实“导师制”.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比例偏高,缺乏教学经验、行业实践经验,应制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师资培养梯队.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过硬、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感的老教师、行业精英作为他们的导师,通过“传帮带”,分享其知识与经验.第四,开展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单靠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是不能满足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补充教师资源,壮大师资队伍.最后,为教师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等机会,以开阔眼界,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和应用能力.   2.3 师资使用
   新建本科院校由各省、区及其地级城市共管共建,多以地方为主,教师的编制由政府部门管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教师管制过紧,认为只要给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他们就能发光发热,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忽视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权.有的院校对引进人才倍加控制,致使他们失去工作热情,开始外流.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及激励机制,讓引进人才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采取定期聘任与终身聘任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教师聘任机制.合理定岗、定编.从公开应聘、择优聘任到最后获得“终身”资格,让教师一直处于激烈竞争之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竞争,优中选优,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确保竞争公开合理化,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避免“轮流坐庄”.更新观念,不断拓宽用人渠道.在目前的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中,毕业于本省区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出现了“近亲繁殖”现象.教师的知识来源、知识结构及学术观点类似.这种单一的学术思想阻碍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影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更新观念,调整师资的学缘结构,面向社会,求贤纳士,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营造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环境,避免人才流失.
  3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严把教师录用关.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教师准入资格标准,认真对待教师聘用问题,严把教师质量关.禁止那些道德水平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上岗.组成由专家、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考核小组,重点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注重行业特色要求.其次,改革职称评审及聘任制度.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职称评审制度不完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重理论、轻实践,“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严重,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许多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型教师职称评条件与普通教师完全相同,非常不科学.如:从教育类型上来看,工程实践教育和普通理论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对教师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双师型”教师需有独立的评审制度,实行“双职称制”.在具备教师系列职称的同时,还可评定注册建筑师、工程师、规划师、农艺师等职业系列职称.完善教师职称聘任制度.目前职称聘任存在“终身制”现象,能上不能下使年轻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他们之中许多人动力不足,教学及科研积极性不高.应对教师进行定期聘任,制定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对那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教师在下一个聘期不予聘任.“双师型”教师聘任应以精通行业技术操作为标准,严格考核绩效,确保教师聘用体系科学、合理、规范.再者,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直以来,对教师的评价都由学校主管部门决定,且评价标准单一.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理论课、实践课)的性质、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如: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及专家阶段,科学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教师的评价应该由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同行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构成.“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应该还有行业部门参加,重点考察其实践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投入事业,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政策倾向于部属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对地方高校投入很少.新建本科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财力又受限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那些落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特别是转型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到学校建设中来.为此,各级政府要从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发展出发,努力营造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各院校也应加大对师资建设的资金投入,要适当增加师资引进、师资培养、科研资助、学术活动资金.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津贴分配方案,建立一种以国家事业单位工资为主,校内津贴为辅的津贴分配制度,将各项收入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做到按劳取酬,防止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校外兼职工作上.用福利待遇吸引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健全住房补贴制度,为教师团购住房,也可按职称、工龄适当为教师发放一些住房补贴,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考虑教师这一群体的实际需求,各个行政部门都应该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服务.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此外,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加教师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利于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活跃人的思想,同时又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加强图书资料与信息资源建设,让教师及时获取新思想、新知识,为日后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前期保障.
   总之,新建本科院只有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满足学生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服务于社会,顺利完成向应用大学转型.
  参考文献:
  〔1〕赵临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特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王振良,时晨,郭和平.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4(04).
  〔3〕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特色发展的内涵、意义与途径[J].教育评论,2017(01).
  〔4〕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郑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02).
  〔6〕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240.htm